馒头开花的原因是什么,用碱蒸的馒头开花了,是怎么回事啊?

小编:bj03

馒头开花的原因是什么

1、面团发酵过足,使面团筋力大大降低。

2、成型不当,醒发过程中湿度过低,造成馒头蒸制时表皮开裂。

3、生坯搓得不光滑,蒸的时候蒸汽不够,馒头表面便容易开裂。

4、火旺气足,生坯在笼内急剧受热时,内部产生大量的动态二氧化碳气体,从顶端逸出,因而胀裂。

用碱蒸的馒头开花了,是怎么回事啊?

蒸馒头开花的原因:1 面团发酵过足,使面团筋力大大降低。2 火旺气足,生坯在笼内急剧受热时,内部产生大量的动态二氧化碳气体,从顶端逸出,因而胀裂。3 生坯搓得不光滑。另外,不要加糖,糖能使酵母菌增加活力,起到助发作用。
注意:
1.发酵面时一定要发到时间,剂子口一定要朝上;
2.下剂子摆在笼屉上时,千万不要碰,否则不会“开花”;
3.上笼屉时火一定要旺,而且要在水沸时上笼屉。特点:色泽洁白,形如花朵,甜香爽口

发面馒头为什么硬

原因可能是:

1、酵母放的太少,应该是温水化开酵母粉揉进面粉里。

2、发酵时间太短,因天气的变化随时观察发酵的面团。

3、锅里不能倒入热水,要倒入凉水让馒头醒发一会。



制作方法:

1、将发酵面(老面)加面粉、水和成面团,放入盆中或醒发箱发酵(发酵时间视室内温度和老面的多少而定);

2、取出发酵好的面团加碱,揉透揉匀后搓成长条,揪剂子,摆在笼屉上,剂子口朝上,在旺火上蒸二十分钟,取出即可。

注意:

1、发酵面时一定要发到时间,剂子口一定要朝上;

2、下剂子摆在笼屉上时,千万不要碰,否则不会“开花”;

3、上笼屉时火一定要旺,而且要在水沸时上笼屉。特点:色泽洁白,形如花朵,甜香爽口。

发酵粉用35度-37度温水化开,用这个水和面。到软硬适度不粘手,揉光用湿布盖好醒面发酵。然后将面置于案板上,加干面再揉匀,再醒一会。成形后,再放约半小时。特别注意的是上锅开蒸这道工序,一定要中火,锅里要用冷水。大火开水的作法只适用于用面肥发酵的面。

馒头蒸开花寓意是什么

1、面团发酵过足,使面团筋力大大降低。
2、成型不当,醒发过程中湿度过低,造成馒头蒸制时表皮开裂。
3、生坯搓得不光滑,蒸的时候蒸汽不够,馒头表面便容易开裂。
4、火旺气足,生坯在笼内急剧受热时,内部产生大量的动态二氧化碳气体,从顶端逸出,因而胀裂。
馒头别称“馍”“馍馍”“蒸馍”,中国传统面食之一,传说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发明,是一种用发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人日常主食之一。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三国演义》中讲述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大概是“馒头”的起源。“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馒头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在江南地区,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此类面食都通通叫做馒头,而无馅的馒头叫实心馒头。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叫法也不尽相同。

蒸馒头怎么馒头老开花呢

原因:面团发酵过足,使面团筋力大大降低。火旺气足,生坯在笼内急剧受热时,内部产生大量的动态二氧化碳气体,从顶端逸出,因而胀裂。
面团发酵足一点的做法:
材料:面粉、细砂糖适量、酵母粉适量、牛奶。
1、将牛奶倒入碗中,加入酵母和糖,再搅拌至酵母融化,静音至5分钟。
2、把牛奶倒在面粉里,然后倒着搅拌,直到变成絮凝物。
3、然后结合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新鲜的薄膜进行室温发酵,这步至关重要,需要醒面久点。
4、将面团放在切板上,再将面团揉成光滑,然后从上到下滚成长条状,用刀切成馒头。
5、在锅中加水,放入馒头蒸15分钟,15分钟后再大火蒸12分钟,如图所示,就即可出锅。

以上就是关于馒头开花的原因是什么,用碱蒸的馒头开花了,是怎么回事啊?的全部内容,以及馒头开花的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