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的由来

小编:bj03

漆的由来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就已经发明和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中,(葬于公元13世纪),上过漆的棺木就是最好的证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

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提到了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分。

百家姓凤姓的来源和历史


  漆雕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吴国君主吴太伯之后裔,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查看~

  分布地区

  蔡州:亦称蔡郡。秦朝时期把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漆雕(Qī diāo)姓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吴国君主吴太伯之后裔,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2.出自满族姓氏,八旗中的一支,后简化为漆氏或雕氏(满族复姓简化为单姓很常见,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3.源于职业,出自古代漆器工匠,属于以职业技能称谓为氏。

  得姓始祖

  漆雕开。

  迁徙分布

  雕氏复姓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位门阀。漆雕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雕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是那些油漆装饰工的`古称。他们的后代就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的名称中得姓,称为漆雕氏。漆雕是周代吴国的开国百家姓国君太伯的后代。古代春秋时的鲁国,是贵族聚集的地方。鲁国也出过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可见这一族人由吴国迁居鲁国多年了。这些人的后人中就以漆雕作为姓氏。漆雕姓今在宜宾县是大姓,主要分布于谱安、横江、双龙、复龙、一带,在宜宾市区及宜宾县城均有此姓。后来,漆雕演变成了漆姓。漆雕姓望居蔡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汝南县)、鲁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曲阜)。今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也有分布。

  堂号

  蔡州 堂:以望立堂,亦称汝南堂、豫州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

  三贤堂:春秋时期的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漆雕氏之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唐、宋、明等诸朝对他们均有封赐。为纪念漆雕氏三贤人,漆雕氏故以&“三贤&”作为堂号。

  家族名人

  漆雕开:字子若,又称子开,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蔡国人,孔子弟子。他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他为论有理,深受好评。

  漆雕哆:字子敛,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濮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须句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高菀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s("content_relate");

以上就是关于漆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漆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