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的由来

小编:bj03

九龙山的由来

九龙山因九峰并峙若九龙腾飞而得名。据说自古以来就有一苍龙和八小龙盘踞在九龙山下,一天九苍龙携八小龙飞往东海,中途回望,因见峰峦叠嶂,灵秀钟聚,顿生恋故之情,于是折道回归,安营扎寨,润物造化,衍育众生,最终化作一大八小九座山脉。

四川绵虒名字的来历


北山原名九龙山,顾名思义,此山原有九个山头,好似九条盘龙汇聚。清朝统治者把长白山看作自己的发祥地,为祈求江山永固,清代皇帝常常到吉林朝见和祭拜长白山神。一次康熙帝前去祭祀之时,恰恰路过九龙山。巫师告诉他,这里龙气很盛,将来必出帝王。康熙听了感到不安,随即下令削平山头、斩断龙气;并在九龙山口监斩犯人,以断绝龙脉。从此,九龙山变成平头山,山名也被改成了北山。

九龙山的由来九龙山的由来


九龙镇名字的由来


九龙俗称九龙山。本地西北部为高山,东南部属平坝,地形呈条状,跑马岭横亘其间。九座小峰沿跑马岭耸垒而下,如龙中条起伏,向东南延伸。九龙山是绵竹市之祖山。由于以前建有九龙寺,寺以山取名,山以势得名。九龙山、九龙寺便成为九龙命名的依据。



大连九龙山风景区的由来简介


20世纪80年代,当地群众发现九龙山上有一组摩崖石刻,刻有佛家18罗汉像,有关专家考证其距今1670年。为防风雨侵蚀,当地政府盖石屋进行保护。辽宁省、大连市两级政府相继立碑明确其为省级、市级文物并予以保护。九龙山风景区占地1000亩,最高峰海拔380米。省级保护文物---望海寺摩崖造像,虽经800年风雨洗礼,18罗汉打坐图仍栩栩如生,山上林木繁茂,怪石林立,人文环境优越,自然景观独特。摩崖石刻位于双塔镇九龙山风景区南坡,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代。因石崖东南约20米处有一望海寺,故名望海寺摩崖造像。石刻所在石崖高约5米,长7.26米,原有18尊造像,其中一尊是龛内立像,已被毁掉,其余17尊为浮雕,大都保存完好。新近在望海寺后身出土的5尊佛像,经有关部门鉴定,系2000年前的佛家精品,它在揭示佛教文化在2000年前传入辽南的同时,也标志着石雕艺术同期传入双塔镇。
九龙山属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8.4——9.4℃,冬季最低气温-23℃,夏季最高气温32℃,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180天左右。
景区内山峦起伏、群峰竞秀、森林茂密、花草繁盛。仲夏季节,蝉叫林静、鸟鸣山幽、登临信游,如入仙境。可谓“俯瞰峥
山中不仅树木茂密,而且野生动物随处可见,常见珍奇野生动物有:狍子、野猪、獾子、狐狸、早獭、穿山甲、蛇、野鸡、白鹭以及其它不同花色的禽鸟类。九龙山遍地出药材,当地民谣说得好:九龙山高奇宝多,藏宝九缸八锅,谁若有缘想来采,不在后坡在前坡。



以上就是关于九龙山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九龙山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