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柑是什么属性,椪柑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小编:bj03

碰柑是什么属性

凉性。椪柑是凉性水果,它和橘子不一样,不用担心吃多了之后会出现上火的情况,椪柑又名芦柑等,为世界宽皮柑橘优良品种,我国是原产地之一。在我国的宽皮柑橘栽培面积中仅次于温州蜜柑。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台湾等地。台湾椪柑是1796年由广东省海丰县人氏移至新竹试种成功的。该品种果实扁圆或高扁圆形,果皮橙黄色,有光泽,单果重120~160克。果皮易剥离,囊瓣肥大,肾形,9~12瓣,中心柱空而大,种子5~10粒。可溶性固形物11%以上,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0克,酸0.5~0.9克,维生素C含量30毫克左右。果肉质地脆嫩、化渣、汁多、味甜,有香气,风味浓,品质佳,适于鲜食。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中旬成熟。椪柑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尤以福建闽南三角地区、广东潮汕地区及台湾南部等南亚热带栽培所产椪柑品质最佳。目前福建永春栽培面积最大。经长期栽培和选育选出的优良品种(系)有长源1号椪柑、和阳2号椪柑、东13椪柑、试18椪柑、85-1椪柑、新生系3号椪柑、岩溪晚芦、黔阳无核椪柑、永春椪柑、灵山椪柑、耐水椪柑、大田椪柑等。

椪柑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1、椪柑性温,多吃易上火,特别是属于阴虚阳盛体质者,最好忌吃,不然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2、糖尿病患者忌食椪柑。

3、椪柑不能与萝卜同食,如果同食,会大大增加患甲状腺肿的几率。

4、椪柑不能与牛奶同食,因为在柑中的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不仅会影响其吸收效果,而且严重的还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喝完牛奶短时间内不要吃柑。

5、饭前或空腹时不宜食用椪柑,否则椪柑所含的有机酸会刺激胃黏膜,对胃不利 。

6、不要吃得过多。过多会引起手、足、乃至全身皮肤发黄。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烦躁、精神不振等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只要停吃这类食物即可好转。

7、吃完椪柑应及时刷牙漱口,以免对口腔牙齿有害。

耙耙柑性质属于热类还是寒水果

耙耙柑是寒性。
1、耙耙柑是属于凉性水果,它主要是从日本引进来的一种晚熟杂柑品种。
2、它的体内水分充足,相比于其他品种味道更香甜。
3、除此之外,它的果皮也比较薄,容易剥落下来,深受人们的欢迎。
耙耙柑简介:
耙耙柑是四川等地人们对春见柑橘的流行俗称,因为成熟时期其果皮软趴趴的(手指抓之即开),四川话表示软趴的pa写为耙或趴或叭。它是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皮软又有冰糖橙的味道。2001年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广泛种植于四川等地。
耙耙柑的成熟期在12-1月(但留果期可以后延),在杂柑里是罕见的冬桔,而传统桔子是秋季成熟的秋桔,春桔里的丑橘(凸顶柑)、青见柑橘、沃桔等成熟期在2-3月。
它是1979年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品种,一方面皮软,一方面有冰糖橙的味道。风味浓郁,清甜,少籽与无籽。12月中旬刚开始采摘的有点酸,越到后面就越甜了,1月中旬的就清甜的。与沃桔都著名。

椪柑怎么读是啥水果

椪柑是芸香科、柑橘属小乔木。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果扁圆形,或蒂部隆起呈短颈状的阔圆锥形,顶部平而宽,中央凹,有浅放射沟,也有较小或更大的,果扁圆形,或蒂部隆起呈短颈状的阔圆锥形,顶部平而宽,中央凹,有浅放射沟,也有较小或更大的,橙黄至橙红色,油胞大,油量多,皮粗糙,松脆,甚易剥离,种子少或无,子叶淡绿色,多胚,4-5月开花,11-12月结果。
中国是椪柑的原产国,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国家。椪柑适应性极广,适宜在北亚热带至边缘热带的气候带种植。
椪柑的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易剥皮,方便鲜食。椪柑还可加工果汁饮料、蜜饯、果酒和果酱等。

桠柑是什么东西 好吃 和橘子有什么区别呢

椪柑又名芦柑,[1] 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果肉橙红色,汁多、组织紧密、浓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且有药用功效。适合南方各省生长。椪柑分硬芦和有芦。硬芦因果顶部有数条放射状沟纹而又称八卦芦,果实扁圆或高扁圆形;有芦,果顶部一般无放射状沟纹,果实扁圆形,单果重和果实风味不如硬芦。橙柑的主要特点:树势中等,树性直立,骨干枝分枝角度小;果实扁圆形,较大,单果重125~150克,大的可达250克以上,果面橙黄色或橙色,果皮稍厚,易剥;果肉脆嫩、多汁,甜浓爽口,可溶性固形物15%左右,糖含量11~13克/100毫升,酸含量0.3克~0.8克/100毫升;果实11月中、下旬至12月成熟,较耐贮藏。椪柑适应性广,丰产稳产,优系(优株)多,是目前我国发展的品种。

以上就是关于碰柑是什么属性,椪柑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的全部内容,以及碰柑是什么属性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