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二大能源

小编:bj03

什么是第二大能源

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石油蕴藏量较为丰富。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

在中国什么是第二大能源


在中国石油是第二大能源。


我国第二大能源是石油,石油在我国的能源产生以及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世界上最早发现以及利用石油的国家中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石油的蕴藏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东北、西北等地区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的大中型的油田。

什么是第二大能源什么是第二大能源


石油指的是气态、固态以及液态的一种烃类混合物,也是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可以分为天然气、天然焦油、原油等形式,但是在习惯上还是会把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来使用的。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的芳香烃、烷烃以及环烷烃的一种混合物,也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中的其中一种。



石油和原油的区别


石油是工业名词,是相对矿产资源而言。通常所说的石油工业,是一种矿产资源工业,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根据勘探程度和探明情况,计算并确定石油储量。石油储量是地质勘探成果,是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矿产资源量。


原油是埋藏在岩石地层里被开采出来的石油,保持着其原有的物理化学形态,是石油工业的初级产品,实现了其使用价值,是油田开发的成果,原油产量是一种已经开发的矿产资源产量。石油一词多用于说明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位。


在中国第二大能源是什么


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石油蕴藏量较为丰富。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


黑龙江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十多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和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石油生产原理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


有机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中国第二大能源


中国的第二大能源是石油。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中国的能源需求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能源需求激增,中国能源更多依靠外部“输血”。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量达68.8%,石油天然气为23.1%,总体上看我们还处在煤炭时代。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成为一名晚了近百年的世界石油消费国俱乐部里的“新生”力量。中国海关总署2013年1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8%。有专家预判,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


此外,2009年起,中国从一个煤炭净出口国变成煤炭净进口国。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超第二名的日本近亿吨。天然气也开始大量进口。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第二大能源的全部内容,以及什么是第二大能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