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的由来

小编:bj03

华县的由来

今华县在春秋时设郑县,南北朝时的公元554年在郑县设华州,辖今华县,华阴等关中东部数县,华阴县及境内的华山在华州辖境,并因华山为天下名山而作为华州之名。隋唐宋金各朝,华州所辖县变化较多,但华州州治始终在郑县,华阴也一直属于华州管辖,自然华山也在其辖境内。元朝时,郑县省并,由华州直辖,史称“省县入州”,但华阴县及华山,仍在华州辖境内。明依元制,明代所修的《华州志》云:“华州以华山为名,建州于少华山麓。”明确说明了华州之名的来历。清朝时,华州不再管县,只治理原郑县地区,降为县一级的散州,华山已在其辖境之外,但州名因循未改。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民国政府命华州改为华县,此名延续至今。这就是华县因华山而得名的来龙去脉。2002年1月版的《辞海》,在“华县”条目中,明确写道,华县“以华山得名”。

广东省华县属于哪个市


华州区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古称郑县、咸林、武乡,1913年改名为华县。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华县,设立渭南市华州区,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


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部、渭河南岸,西距省会古都西安70余公里,东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29公里。东接华阴市,西距渭南市政府驻地临渭区23公里,南依秦岭与洛南县、蓝田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相望。


华州区幅员面积1139.5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2018年7月政府网信息),辖1个街道、9个镇。2017年,华州区生产总值完成94.98亿元,增长8.7%。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势南高北仰中间夹槽,其中可耕地面积41万亩,境内山、塬、川、滩兼有,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



扩展资料:


华州区的地理环境:


1、地质特征


华州区在中国大地构造位置上,正处稳定性的华北地台南缘,南接活动性的地槽,与扬子地台相望。它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活动的一面,在地质条件上,显示出双重性和过渡性特征。


2、地形地貌


华州区地势南高北低,落差较大,海拔高度2646米—334米。地貌分区明显,类型多样,南部为秦岭华山山地,层峦叠嶂,连绵起伏;西南为黄土台塬,沟壑交织,土层深厚;北部为冲积平原,沃野平阔,阡陌纵横。


3、气候


华州区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适量。2017年平均气温14.8度,较历年平均值13.4度偏高1.4度;年总降水量577.2毫米,较历年平均值581.2毫米偏少4.0毫米;年总日照时数1821.9小时,较历年平均值1876.9小时偏少55.0小时。


4、水文


华州区境内河流属黄河流域的渭河及南洛河两个水系。渭河从赤水镇三涨村西入境东流,至县东北端方山河入渭口出境,全长47.25公里。



广东省华县属于哪个市


华州区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古称郑县、咸林、武乡,1913年改名为华县。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华县,设立渭南市华州区,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


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部、渭河南岸,西距省会古都西安70余公里,东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29公里。东接华阴市,西距渭南市政府驻地临渭区23公里,南依秦岭与洛南县、蓝田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相望。



地质特征


华州区在中国大地构造位置上,正处稳定性的华北地台南缘,南接活动性的地槽,与扬子地台相望。它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活动的一面,在地质条件上,显示出双重性和过渡性特征。区境纵贯华北地台的两个二级构造单元,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太古界太华群至元古界蓟县系地层层序清楚,且比较齐全。有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发育和褶皱、断裂结构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占有相当比例。华县这一多样性、复杂性的地质条件,造成了区境内阶梯状多层次地貌,形成了丰富的矿藏资源,并成为地震危险区。


以上内容参考& 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政府-映像华州


以上就是关于华县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华县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