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吞的由来,四喜馄饨的由来
小编:bj03
云吞的由来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打败越国,生俘越王勾践,得到许多金银财宝,特别是得到了绝代美女西施后,更加得意忘形,终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不问国事。这年冬至节到了,吴王照例接受百官朝拜,宫廷内外歌舞升平。不料饮宴之中,吃腻山珍海味的他竟心有不悦,搁箸不食。
这一切西施全都看在眼里,她趁机跑进御厨房,和面又擀皮,欲做出一种新式点心来,以表自己的心意。皮子在她手中翻了几个花样后,终于包出一种畚箕式的点心。放入滚水里一氽,点心便一只只泛上水面。她盛进碗里,加进鲜汤,撒上葱、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献给吴王。吴王一尝,鲜美至极,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这为何种点心?”西施暗中好笑:这个无道昏君,成天浑浑噩噩,真是混沌不开。听到问话,她便随口应道:“馄饨。”从此,这种点心便以“馄饨”为名流入民间。吴越人家不但平日爱吃馄饨,而且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还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四喜馄饨的由来
聚福四喜馄饨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风风雨雨、日益发展壮大。吸纳西式快餐之优点,弘扬中华美食之传统,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与中国餐饮文化相适应的加盟连锁经营模式,开发研创出中华传统小吃数百个品种,尤以四喜馄饨备受顾客青睐
饺子的寓意和来历
1、“饺子”又名“交子”代表“更岁交子,团圆福禄”。饺子也是在农历新年和冬至等节日的重要食品,也是中国北方省份全年食用的主要食物之一。
2、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3、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白河岸边见百姓捱饥受寒,耳朵冻烂,在冬天,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附近搭棚派药,用羊肉、驱寒草药煮熬成“祛寒娇耳汤”,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据说吃后身体会发热,两耳很快就痊愈了。张仲景派药持续到年三十。年初一时,人们开始仿娇耳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称之为“饺耳”、“饺子”。
4、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说,饺子大约最早出现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现今通过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唐朝已经享用饺子,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就发现了饺子实物。饺子在元明时代称为“扁食”,清代称为“饽饽”,除夕包水饺,称为“煮饽饽”。
中国面食的来历和背景
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饼……说起我国的传统面食种类和做法,有些人不但能如数家珍般脱口而出,更是在技艺上精湛了得。但是,如果追溯其发展历史,比如古代的馒头是什么样子,面条的历史有多久,面食如何发展成今天的种类,估计就鲜为人知了。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就“舌尖上的考古——面条和馒头的来历”做了精彩的演讲。王仁湘追根溯源,一一揭开这些大众面食最初的面纱,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灿若星汉。
面条的年龄至少有4000岁了
一说起考古,不少人习惯于将其和遗址、墓葬,乃至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这些器物联系在一起。其实,在众多考古发现中,也出土了为数众多的食物遗存。王仁湘说,有的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改写了我们已知的食物史。
2002年,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一碗距今4000年的古老面条。此前的常识是,中国古代的面条本来只有2000岁上下的年龄,而这一考古发现,将面条的历史又向前推了两千年。
据了解,考古人员在喇家遗址20号房址内的地面清理时,在一个陶碗里发现一堆遗物。其下是泥土,而碗底部位却保存有很清晰的面条状结构。这些条状的物件粗细均匀,卷曲缠绕在一起,而且少见断头。它的直径大约为0.3厘米,保存的总长估计超过50厘米,颜色还显现着纯正的米黄色,具有一定的韧性。经检测证实,这是一碗由小米面和黍米面做成的面条。
王仁湘说,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分析面条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应当都是这碗面条的配料,说明这还是一碗荤面。
王仁湘认为,虽然面条的具体加工工艺还不清楚,但是这个过程中对植物籽实进行脱粒、粉碎、成型、烹调的程序一定都完成了,而且这碗成品小米面条做得细长均匀。在中国乃至世界食物史上,这应当算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据王仁湘介绍,古代面食皆称为“饼”。“只要是把面粉和到一起、合并起来做的食物,都叫饼。这是古代面食共同的名称”。
而由于具体烹饪方法不同,于是便有了蒸饼、汤饼的区分——蒸熟的面食叫蒸饼,煮熟的面食则叫汤饼。“古人曾经把面条也叫做汤饼,因为是用热水煮熟的面食。‘面条’这个词很晚才出现。”王仁湘说。
据相关文献记载,面条在东汉称之为煮饼,到了魏晋时期则有汤饼之名,南北朝谓之水引或馎饦,唐宋时又有冷淘和不托之名,还有特色面条萱草面。尤其是两宋时期,面食花样逐渐增多,因为食法的区别,有了一些特别的名称。《东京梦华录》提到北宋汴京食肆上的面食馆,就有包子、馒头、肉饼、油饼、胡饼店、分茶店经营生软羊面、桐皮面、冷淘、棋子面等二三十种。到了元代,出现干储的挂面,明清时期出现了抻面和削面。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已有食冷面的习俗,但此冷面并非我们现在经常吃的朝鲜冷面,确切地说,应该是过水的凉面。冷面见于清代《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述,说夏至当日京师家家都食冷淘面,就是过水面。过水凉面的吃法,早在宋代就很流行。南宋林洪《山家清供》提到“槐叶淘”的凉面,做法本出唐代,杜甫有《槐叶冷淘》诗,诗中道出了凉面的制法,连皇上晚上纳凉,也必定叫上一碗冷面来吃。宋代招待大学士,有“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之说,大学士能吃上冷面,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待遇。
以上就是关于云吞的由来,四喜馄饨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云吞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链接:http://www.afey.cn/zhbk/214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文章
-
骞怎么读,骞去掉一横读啥
综合百科骞怎么读qiān。“骞”这个字的本意是指马的腹部病损,导致形成肚腹低陷的状态,在一些古文当中还会被当作“蹇”字的通假字来使用,表跛足之意,当其作为动词时,则有惊...
-
骑士的由来,假面骑士帝骑次元壁能力由来
综合百科骑士的由来骑士的雏形其实是日耳曼部族骑兵,他们与领主的扈从关系和对马与剑的崇拜十分的接近中世纪骑士。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骑士的身份往往并...
-
烤鸭的由来
综合百科烤鸭的由来烤鸭早在明朝时就已成为北京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
-
桃花的由来,桃花故里的由来
综合百科桃花的由来桃花名称来自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译...
-
康熙的由来
综合百科康熙的由来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北京紫禁城,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是中国在位时...
-
精灵的由来,叶罗丽精灵梦娃娃的由来
综合百科精灵的由来精灵起源于北欧神话。大神奥丁杀死巨人伊米尔之后,精灵从巨人尸体上诞生,并吸收巨人的精华,成为有灵性的生物,其中尸体向光一面诞生的是精灵或称光明精灵,背...
-
老婆的由来,老婆这个称呼的由来
综合百科老婆的由来老婆称呼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唐朝有位名叫麦爱新的人,考中功名后嫌弃妻子年老色衰,便想另结新欢。但老妻毕竟照顾了自己大半辈子,直言休妻太过...
-
土耳其由来
综合百科土耳其由来公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为同盟国的一方,奥斯曼帝国最终和德国一起战败。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公元1922年...
-
菏泽的由来,菏泽牡丹之乡的来源
综合百科菏泽的由来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始以菏泽作为地方名称。1949年设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
-
媳妇的由来,媳妇一词的由来
综合百科媳妇的由来1、北朝隋唐年间造像刻石中尝见“息”字,遂搜集有关资料,得知古人称子为息,子妇为息妇,今人谬加女旁遂为“媳妇”二字。2、金石学中碑别字、异体字、俗字的...
-
苹果logo的由来
综合百科苹果logo的由来1954年6月8日,图灵42岁,无法忍受羞辱,服毒自杀。去世时床头上有个苹果,已咬一小半。图灵在ULTRA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还为开辟资讯时代...
-
开封的由来,开封王府寨的由来
综合百科开封的由来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
-
枪的由来
综合百科枪的由来有关步枪最早的记载是我国南宋时期出现的竹管突火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随后,人们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武器火铳。15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最原始的...
-
自由女神的由来
综合百科自由女神的由来自由女神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1885年6月女神像装箱运至纽约,1886年10月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在纽约主持...
-
长城的由来
综合百科长城的由来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