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的由来
小编:bj03
自由女神的由来
自由女神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1885年6月女神像装箱运至纽约,1886年10月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在纽约主持揭幕仪式。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后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的法国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制作。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女神像体内的螺旋形阶梯使游客能登上它的头部,这相当于攀登一幢12层高的楼房。
自由女神置于一座混凝土制高46米的台基上,该底座是由著名的资本家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底座已成为美国移民史博物馆。在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十四行诗《新巨人》:“让那些因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历经长途跋涉业已疲惫不堪,身无分文的人们,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怀抱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自由女神的由来
美国自由女神像的来历及含义
& & & & & & 美国自由女神像是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设计,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庆祝其独立100周年的礼物,其外貌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右手来源自雕塑家妻子的手臂,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右捧着《独立宣言》,象征着挣脱束缚和自由。
美国自由女神像的来历是
& & & & & &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全称为“自由女神通向国际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女神”,象征着自由,所以很多人又将美国人称为自由的民族、自由女神像是由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设计的,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
& & & & & & 自由女神像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踩着打碎的手铐、脚链等,整座雕像高46米,挤上基座一共93米,重达225吨,由金属建造而成,象征着自由以及挣脱暴政的束缚。
& & & & & & 自由女神像现矗立于美国纽约海港内的自由岛上,以法国巴黎卢森堡的自由女神为蓝本构建而成,女神的外貌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右手来源于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穿着希腊风格的衣服,头顶戴着的皇冠拥有七道尖矛,象征这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
自由女神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自由女神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国法学教授兼政治家爱德华·勒内·德·拉沃拉叶于1865年中期所说的一句话。据称,这位南北战争中北军的热心支持者当时正在自己位于凡尔赛镇附近的家里,他在晚饭后与人交谈时说:“如果要在美国建立一座纪念碑来纪念其独立,我认为只有在我们两个国家共同建造的情况下才是最合适的”[6]:7-9。不过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一份2000年的报告来看,这一传说是源于1885年的一份集资宣传单,建造塑像的设想很可能要到1870年才提出[7]。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网站上的另一篇文章认为,拉沃拉叶的初衷可能是向北军的胜利及其成果致敬:“随着1865年北军在内战中取胜并且废除了奴隶制,拉沃拉叶对和平和民主的愿望在美国成为了现实。为了向这些成就致敬,他提议以法国的名义建造一件礼物送给美国。拉沃拉叶希望通过呼吁人们关注美国这段时间取得的成就,让法国人受到启发,对抗专制的君主制,走上自己的民主道路”[8]。
巴特勒迪的设计专利根据雕塑家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的回忆,拉沃拉叶说那番话时并没有打算正式做出提议,但还是让自己受到了启发[6]:7-9。由于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的压制,巴特勒迪并没有立即就这一构思采取行动,只是和拉沃拉叶讨论。巴特勒迪于19世纪60年代末联系了埃及赫迪夫伊斯梅尔帕夏,提议在苏伊士运河位于塞德港的北面入口处建造一个古埃及女性法拉欣或农夫形象穿着长袍、高举火炬的巨型灯塔。他为此还设计了草图并制作了模型,但项目最终没有动工建设。在这以前还曾有过一个经典的先例,罗得岛太阳神铜像,这座古老的铜像是按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形象制作,高度据信超过30米,同样坐落在港口入口,提供照明指引船只。[6]:7-8普法战争期间,巴特勒迪进军服役并担任少校。拿破仑三世在战争期间被擒后废黜,巴特勒迪的家乡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法国成立了更加自由的共和国[6]:7-9。战后巴特勒迪计划前往美国,他和拉沃拉叶认为当时正是和一些有影响力的美国人讨论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时机[9]:60-61。1871年6月,巴特勒迪带着拉沃拉叶签名的介绍信横渡大西洋[10]:39-40。到达纽约港后,巴特勒迪觉得贝德罗岛正是放置塑像的理想位置,并对所有到达纽约的船只都需经过该岛感到震惊。他非常高兴地得知纽约州议会已在1800年出于港口防御需要将该岛转让给美国联邦政府。为此他在给拉沃拉叶的信中称这里是“所有州共有的土地”[6]:12-13。巴特勒迪会见了纽约各界名流,还拜访了时任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后者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由贝德罗岛作为塑像的选址不会有太大困难[9]:102-103。巴特勒迪又乘火车两次横穿美国,和许多可能会对塑像计划持乐观态度的美国人见面[10]:39-40。不过他还是担心美法两国公众对这一计划的支持程度尚有不足,因此和拉沃拉叶决定继续等待合适时机[6]:16-17。
巴特勒迪的作品贝尔福雄狮巴特勒迪第一次到达美国期间造访了自己朋友的儿子、美国艺术家约翰·拉法基(John LaFarge)位于罗得岛州的工作室,他绘制的第一幅塑像草图之后也就由拉法基收藏。回到法国后,巴特勒迪继续进行塑像的设计[9]:85。他还参与了多个用于在法国遭普鲁士击败后增强爱国主义信念的雕塑制作,贝尔福雄狮就是其中之一,这座砂岩制成的纪念塑像位于贝尔福堡垒下方,该堡垒曾在战争期间抵卸普罗士军队围困达3个月之久。塑像主体是一头桀骜不驯的狮子,长22米,高11米,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情绪风格,之后巴特勒迪还会把这种风格带到自由女神像中[6]:10-11。
以上就是关于自由女神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自由女神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链接:http://www.afey.cn/zhbk/213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文章
-
长城的由来
综合百科长城的由来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
-
汽车的由来
综合百科汽车的由来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1736-1819)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1725-1804)制造出第一辆...
-
牌坊的由来
综合百科牌坊的由来牌坊是由棂星门演变而来,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
-
江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综合百科江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市。江州古代行政区划。东晋置江州,辖境为江西大部,后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辖境变小。江州(唐朝),唐朝、宋朝的行政区划之一,一直到宋...
-
钱币的由来
综合百科钱币的由来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嬴秦。古代铸造钱币方法比较粗放,原始的钱币与工具钱同形状,后来逐渐脱离,具有自己的特点。1948...
-
元宵的由来,元宵节的由来简短简单
综合百科元宵的由来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
-
仔细的反义词是什么
综合百科仔细的反义词是什么仔细的反义词是马虎、大意、冒失、粗略、疏忽、粗心等。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
千山的由来,鞍山古道关的由来
综合百科千山的由来千山历史悠久,早在1300年前,这里就有了寺庙建筑,到明清两代庙宇建筑越来越多,有五大禅林、八观、九宫、十二茅庵等掩映在千峰万壑之中,千山原名千华山,...
-
祭祖的由来,清明祭祖的由来和传说
综合百科祭祖的由来早在夏、商时代,先祖信仰天(上帝)和神。《尚书-伊训》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古人相信人、灵、魂。特别是人死之后...
-
禹的由来,上古人物名字的由来
综合百科禹的由来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元和姓攥》称:禹氏,夏禹之后,支庶以先祖谥号为姓。传说禹为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亦称大禹、夏禹、戎禹。大禹的父亲叫鲧,...
-
鸢怎么读,玖鸢是两个字怎么念
综合百科鸢怎么读鸢念yuān。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外形与鹰略同。也有风筝的意思。出自《唐书-田悦传》:临洺将张伾,以纸为风鸢,高百馀丈,为书...
-
乐清的由来,温州的名字的由来
综合百科乐清的由来传春秋周灵王太子晋乘鹤至箫台山上吹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因以名县。民国《乐清县志》卷1《邑里志》:“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
-
千克的由来
综合百科千克的由来1795年,克在法国被规定为相等于“容量相等于边长为百分之一米的立方体的水与冰熔温度时的绝对重量”。由于商贸一般涉及的质量远比一克大,又由于以水为标准...
-
三门峡由来
综合百科三门峡由来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
-
三月三由来
综合百科三月三由来三月三日起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