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的由来

小编:bj03

胡同的由来

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析津志》载称“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袭下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远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北京历史的面貌,是有丰富内容的。“胡同”一词出现在《三国志》,胡汉同居一巷之意。由于胡同名称从元朝开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们口头相传,至于用文字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上,只是民国后才有的。

胡同的由来


胡同的由来有4种说法:1、“水井”发音演变;2、元朝时遗留的名称;3、“胡人大同”的简化版;4、“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同通“通”,简单理解就是胡人的通道。胡同,也叫“里弄”“巷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

北京的胡同:胡同的由来


一、北京的胡同

“胡同”这两个字原是蒙古语的译音,在《析津志》中记载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胡同,胡同二字本方言”。

胡同其实就是比大街窄的小巷子,是我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的一个专有名词,这和南方“里弄”“巷”的意思是一样的。胡同其实就是大大小小的宅院府邸,高高低低的围墙围出来的。墙里面就是北京最有名的四合院,所谓的四合中的四就是东西南北四面,合就是四面房屋未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
二、北京胡同之最

最窄的合同——大栅栏钱市胡同。位于珠宝市街西侧,临近大栅栏,胡同全长55米,平均宽仅0.7米,最窄处仅0.4米,两个人通过次胡同需要面对面侧身通过。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单地区一条东西向的胡同,东起府右街,西至著名的商业街西单北大街,中与枣林大院、西黄城根南街、东斜街、新建胡同、背阴胡同相交,因先后扩充现最宽处已达到32.18米。

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坐落于琉璃厂东街东口东南,桐梓胡同东口至樱桃胡同北口。一条胡同、一尺大街、十来米长、只有6家门脸、店铺,是北京胡同的缩影。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位于宣武区东部,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全长约390米,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堪称北京城弯道最多的胡同。

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附近,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胡同之称始于元大都,当时出现过29条胡同,但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这条胡同,就是砖塔胡同。

“胡同”这个词起源于哪个朝代


胡同 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于元朝。“胡同”一词在蒙古语中是“小街巷”的意思。

胡同的由来胡同的由来


胡同,也叫“里弄(lòng)”“巷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它是沟通当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道路通达情况,胡同分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只有一个开口,末端深入居民区,并且在其内部中断;而后者则沟通两条或者更多的主干街道。胡同,是北京,苏州的一大特色。但苏州称为“巷弄”。


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 元 人呼街巷为胡同,后即为北方街巷的通称。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你孩儿到那 江
东,旱路里摆着马军,水路里摆着战船,直杀一个血胡同。” 清 袁启旭
《燕九竹枝词》:“鞭梢乱点出胡同,道遇诸王一阵风。”《老残游记》第六回:“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
叶圣陶 《线下·马铃瓜》:“从我家到贡院前,不过一里光景的路,是几条冷落的胡同。”



以上就是关于胡同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胡同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