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的由来,长白山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小编:bj03

长白山的由来

在亿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上,长白山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被海水淹没。到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长白山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雕塑,形成的地貌景观。

长白山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长白山之名始于金代,而且一直沿用至今。《金史·世纪》载:“生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金代统治者认为“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因此,在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十二月,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即其山北地建庙宇”。

大定十五年三月,奏定封册仪物,每逢春秋二季,择日致祭。

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十月,复册为开天弘圣帝。

到了清代,满族统治天下,长白山在满语里叫“果勒敏(长)珊延(白)阿林(山)”。

清朝以长白山为发祥地,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特命大臣觉罗武木纳前往长白山拜谒,回京奏疏,议封长白山神,每年遣使致祭。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到吉林时,在松花江畔举行了隆重的望祭长白山活动。

清朝几百年间,将长白山列为封禁之地。

长白山泉阳泉的由来

长白山泉阳泉是一个品牌,最早是啤酒的牌子,后来又发展成矿泉水和白酒的牌子,它的发源地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泉阳镇内,在长白山脚下原始森林里,水质优良,无污染,富含多种矿物质,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它是吉林森工集团下属的一个企业。

长白山天池由来

长白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气势雄伟,景色秀丽的高大火山体,它象无形的化石记录了人类活动的脚印和历史变迁的痕迹,历史上只能上溯到6亿年前,那时候长白山地区曾是汪洋大海,经过漫长岁月无数次的造山运动,地壳变迁,地下流出的玄武岩浆,沿着地裂的缝隙,大量喷出池面,于是出现了沧海变大山的局面。在火山喷发之前,长白山的地表大体上还是比较平坦的,距今2777万年前,以长白山为中心,地壳出现了极大缝隙,导致最早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玄武岩熔岩台地,这就是现在的长白熔岩台地和白茂熔岩台地,熔岩的厚度为50-300米,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当时,长白山因为有熔岩喷口,所以位于相对高度高于其它地方的盾状台地的顶端,后来,火山活动一度中断,在580万年前又出现第二次火山喷发,以致粘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在长白山的中心附近堆积起来,岩层的总厚度在896.78米以上,距今约440万年前,第三次火山喷发依然是粘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因此难以远移,只能在原有粗面岩上生新堆积起来,岩层的厚度达到111米,不久又发生了第四次火山喷发,碱性粗面岩又一次堆积,厚度 为196米,在那次火山喷发活动的末期,经火山口沉陷而形成了天池。白头峰,白云峰等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当时形成的岩石为浮石和青灰色粗面岩,厚度为117米。距今约300万年前,长白山进入冰川时期,从而形成了各种冰川地貌,距今5200年前,1915年前,1400年前,1150年前、880年前,又先后出现过火山喷发,主要形成了火山灰,浮石等。正是长白山的地质嬗变,创造了适宜于大片原始森林,植物种类生长的环境。植被的垂直分布也十分明显,展示了地球表面植被水平分布(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苔原)的缩影。海拔1800m以上的高山苔原,是欧亚大陆山地苔原的南端——中国独一无二的高山苔原。由于地理位置、地质、气伸展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使长白山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十分发达。

以上就是关于长白山的由来,长白山名称的由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长白山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