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由来,五凉古都的由来

小编:bj03

冷的由来

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卫国开国君主康叔的后代,是一个用封地作为姓氏的姓。康叔名封,开始被封于康,所以历史上也有将他称为康叔封的。武庚叛乱被平反以后,周国公把原来商朝的土地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的后代有被封于冷水的,他们用封地作为姓氏,称为冷氏。

五凉古都的由来

三国时,魏文帝因这里地处西方气候寒冷而设置凉州,上升为全国十三州之一,凉州从此在历史上奠定它的重要地位。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个凉国都曾在这里建都兴国,加之隋末唐初李轨在这里建立大凉国,凉州成为显赫一时的“五凉古都”。在这块土地上萌生繁衍的五凉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激起过多彩的浪花,西凉乐舞、狮子舞以及李益、阴铿等著名诗人,都曾对中华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谱写出无数壮丽的篇章。

冷氏姓的来由

冷氏姓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卫国开国君主康叔的后代,是一个用封地作为姓氏的姓。康叔名封,开始被封于康,所以历史上也有将他称为康叔封的。

武庚叛乱被平反以后,周国公将原来商朝的土地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的后代有被封于冷水的,他们用封地作为姓氏,称为冷氏。

冷字的起源

出自姬姓。据《路史》等所载,春秋时,周武王弟卫康叔之后代被封于泠水(一作冷邑,位于今陕西境内),其后有冷姓。

2.

源于上古,以技为姓。据《山堂肆考》、《风俗通》及《姓谱》所载,相传黄帝时有典乐官伶伦(亦作泠沦),其后世子孙有泠姓,原音零,后转为冷姓。

3.

出自他族。宋代羌族有冷姓,今彝、满、蒙古、回等民族均有冷姓。

破凉由来

破凉镇,隶属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总面积84.46平方公里,人口约46029人。

破凉镇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很破很荒凉,而是因为明朝时破凉镇的几个凉亭,五里凉亭、八里凉亭、破凉亭、凉亭,其中破凉亭最为著名,文人常在这里相聚,文化底蕴深厚,一场暴雨,破凉亭轰然倒塌,为纪念这座凉亭,破凉镇名字沿用至今。

破凉镇历史沿革

明,设许田里。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撤里设十里庄、酒坊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梅墩乡(属二郎区)。

1950年6月,设雪古、万锡、韭花、凤凰、五谷、花凉、西黄7乡。

1951年12月,二郎区分为破凉、二郎2区,破凉区辖雪镇、古塘、闵园、对桥、韭山、先觉、凤凰、安桥、五谷、花凉、黄大11乡。

1956年4月,古塘、韭花2乡合并为韭花乡,先觉、安桥、五谷、黄大4乡并为梅墩乡。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72年10月,韭花公社改称韭山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恢复梅墩、韭山乡。

1992年2月,撤区并乡,梅墩、韭山乡并为破凉镇。

以上就是关于冷的由来,五凉古都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冷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