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的由来

小编:bj03

金鱼的由来

金鱼又叫锦鱼,产于我国,是由野生鲫鱼演变而来,所以又叫金鲫鱼,是一种美丽的观赏鱼。 我国最早把金鲫鱼单独放养在池中的地方是宋朝初年嘉兴的金鱼池,据南北朝时期的《述异记》记载:“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后通过各方印证,此记载所说的”赤鳞鱼“就是金鱼的祖先,红鲫鱼。到明代宫廷中盆养金鱼多了起来,金鱼搬进鱼盆。至明末崇祯年间统称为“金鱼”。《毂山笔尘》记载:明朝皇宫中设有金鱼盆,置于案头供神宗皇帝朱翊赏玩。

金鱼是怎样演变来的视频


金鱼是从野生鲫鱼驯化而来的观赏鱼类,中国是最早驯化出金鱼的国家。自然界中的鲫鱼体色为背灰腹白,在天然水中比较容易躲避敌害。


有时,鲫鱼的色素细胞发生变异而使鱼体呈金黄色。如果没有人的干预,这样的变异个体会因容易暴露目标而被敌害吃掉。中国人在比较早的时候即开始发现和利用这种变异。


金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金鱼在我国观赏鱼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金鱼在分类学上与鲫鱼同属一种,与鲫鱼相比,金鱼在外部形态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异,但总体上整个鱼体可分为头部、躯干、尾部三个部分。有些品种头部上端有肉瘤,有些品种鼻部上方有绒球,有些品种眼部凸出、位置朝上或有水泡,还有的品种鳃盖外漏形成翻鳃。


金鱼躯干体披鳞片,主要有正常鳞、透明鳞和珍珠鳞。其侧面具有侧线,不同品种金鱼的侧线上鳞、侧线下鳞和侧线鳞数目不尽相同。典型的金鱼躯干具有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个别品种无背鳍或臀鳍。金鱼尾部由尾柄和尾鳍构成,其尾鳍形状变化多端。



为什么金鱼是红色的却叫金鱼不叫红鱼呢


这个问题要从金鱼名字的由来说起。
古代的时候人们把金色或红色的鱼类统称为“金鱼”。我国明代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写有:“金点有鲤鲫鳅数种,鳅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
  称为“金鱼”的“金鲫”颜色变为黄、红的鲫鱼,以后由于单独培育金鲫,变化越来越大,所以“金鱼”这一名称只代表由金鲫培育出来的各变异品种,即现今的金鱼。

村庄的由来在哪里找到


金鱼原系金鲫鱼变异而来,而金鲫鱼又演变于野生鲫鱼。最早记载金鲫鱼的古籍书是《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60年)。这说明距今2500年前,中国已有金鲫鱼的存在。但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正式饲养金鲫鱼,应起始于晋朝,证明这一史实的著作有《抱朴子》、《博物志》等,特别是公肪(公元460—508年)所著《述异记》,记载有:“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赤鳞鱼,即此鱼也”,又云:“朱衣鲋,泗州永泰河中所出,赤背鲫也”。这一古代文献充分证明,金鲫鱼饲养最早始于晋朝(公元265—419年),距今约1700多年,上述文献中所谓赤鳞鱼即红色鳞片的鱼,朱衣鲋与赤背鲫同义,即红色(或红色背部)的鲫鱼,显然当时还不叫金鱼。

以上就是关于金鱼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金鱼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