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的繁殖周期是多少天,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多长要注意什么

小编:bj03

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多长要注意什么

一、一般来说,健康的雌性孔雀鱼约21至25天为一个繁殖循环期,初产时约10尾左右,第二次约20到30尾,第三次约30到50尾。

二、孔雀鱼繁殖时应注意:

1、孔雀鱼繁殖需要准备一个较大的水族箱,水温最好保持在26摄氏度,水质酸碱度保持在6点至7点4左右;

2、在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可以防止鱼卵被孔雀鱼吃掉;

3、在孔雀鱼有繁殖征兆的时候,最好能提前一天放入产仔箱,做好预产的准备。

孔雀鱼的繁殖周期是多少天

其实,孔雀鱼的性成熟时间与饲养的水温、饲养的条件密切相关。孔雀鱼繁殖需要准备一个较大的水族箱,水温最好保持在26摄氏度,水质酸碱度保持在6.8-7.4左右,同时按照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孔雀鱼发情之后,雌鱼的腹部就会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

当你发现,雌性孔雀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值得注意的是,在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这样可以防止鱼卵被孔雀鱼吃掉。一般来说,健康的雌性孔雀鱼约21-25天为一个繁殖循环期,初产时约10尾左右,第二次约20-30尾,第三次约30-50尾,也有一次能产下将近100尾的雌鱼。因为孔雀鱼产卵比较多,因此它也有“百万鱼”的称号。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孔雀鱼有繁殖征兆的时候,最好能提前一天放入产仔箱,做好预产的准备。同时,在孔雀鱼产卵之后要第一时间将鱼儿捞出,防止鱼卵被吃掉。

孔雀鱼生小鱼要注意什么,每隔多久生一次

孔雀鱼生小鱼应注意将水质保持在弱碱性的状态,水温维持在26℃左右。若是准备待产箱,温度应比水缸中的水温高1~2℃。此外,生完小鱼后,为避免母孔雀鱼无法立即适应新环境,需要先用旧水养几天。在将自来水暴晒3~5天后,给母孔雀鱼使用。一般,母孔雀鱼每隔一个月便可产子一次,每次可产60-80条小鱼。

一、孔雀鱼生小鱼要注意什么1、注意水温和水质母孔雀鱼在生产的状态,体质是比较虚弱的。母孔雀鱼在26℃的水温中才能够正常的繁殖生产。它们对于繁殖的水质也有要求。繁殖期间,水的酸碱度需要严格控制在6.8~7.4之间。在给它们准备待产箱的时候,应该把待产箱的温度较平时的水温升高1~2℃,这样才能保证母鱼生命活力的旺盛。

2、注意换水时间母孔雀鱼在生完小鱼之后,要格外注意换水时间。因母鱼过于虚弱的原因,不能及时适应新水的水质。所以在生产之后,可在旧水中养三天左右。而在这三天内,要准备新水。将自来水进行暴晒并撒入适量的盐,消除当中的氯气和其它有害物质。此后,再将母孔雀鱼放入新水中即可。在换水时,不要彻底将原水换掉,旧水与新水的比例最好为1:1。

二、孔雀鱼生小鱼每次间隔多久孔雀鱼一种繁殖速度极快的热带鱼,也被称为百万鱼。它们的繁殖间隔时间较短。通常,母孔雀鱼在产仔一次结束之后,间隔1月便可再次繁殖后代。一般,母孔雀鱼第1次生产条数较少,大概是10~30条左右,之后每次生产条数能达到60~80条。但根据母孔雀鱼的体型与体质不同,生仔条数并不完全一样。

孔雀鱼的繁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分类: 休闲/爱好 >> 花鸟鱼虫

问题描述:

每年的什么时候会繁殖?????冬天会么????

解析: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 *** 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 *** ,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 *** 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以上就是关于孔雀鱼的繁殖周期是多少天,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多长要注意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多长要注意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