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怎么死的,孔融为什么弑母

小编:bj03

孔子怎么死的

鲁哀公2年,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融为什么弑母

并不是真的。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也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小的时候以恭敬孝顺闻名。

不仅如此,体现孔融才智孝义的故事还有很多。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

16岁时,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

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事情败露后,孔褒、孔融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最后定了孔褒的罪。

孔融是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不遵超仪"、散播一些对曹操不利言论的罪名处死,株连全家。

孔融自恃才高,心高气傲,口无遮拦。在曹操基本平定北方的时候,他竟然还想让曹操还权给汉献帝。恰逢孙权的使臣来访,孔融不知收敛,对着使者发了一顿牢骚,惹恼了曹操。公元208年,曹操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不遵超仪"来给孔融定罪的。

孔融弑母,并无史书记载,应该是后人杜撰。

孔融生活在那个极其讲究“孝道”的年代,而且孔融自幼深受诗书礼教的熏陶,从小就对父母恭敬孝顺,不可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这种事情肯定是后人编造出来的,如果真有其事,史书上也一定会记录下来的。孔融也不会散播什么不孝的言论,他并不是一个不孝之子。

但孔融与曹操之间是有很多观点上不一致的地方,孔融对曹操把持朝政也是极端不满的,在他的心中,汉室才是正统,曹操独揽大权无异于窃国,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招来杀身之祸的。

孔融让梨背后的温馨与残酷

孔融没有弑母!曹操是一个兼容并包的人,所以他手底下的人才也是千奇百怪。文臣也都是人,他们当然都有各自的个性,所谓物以类聚大抵如此。当时曹操手下的文臣大致分成这么几类:

当红小生: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这几个人一起玩的比较痛快,他们智谋高深,彼此佩服,绝不像袁绍手下的许攸、田丰,整天互相怼。当红喷子:孔融、祢衡、杨修,这三个人是一个朋友圈的崽,他们也是志趣相投,每天除了喷,也就是喷了。当红孤僻症患者:贾诩。这位老兄一般不说话,一般也不交朋友。说起话来肯定是要人命的那种,为了不牵连他人,所以他不和任何一家豪族结亲。有意思的是,这当红小生和当红孤僻症患者,基本上都是善终,唯独当红喷子界的朋友圈,被曹操给团灭了。尤其是孔融,这个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孩子,真的是因为不孝而被杀吗?

01孔融认为不该孝顺生你之人,要孝顺养你之人。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按道理思路应该没有那么清奇,循规蹈矩是他们家族的风范,否则也不会每个新王朝一来,他们立刻改弦更张了。

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后汉书》

可惜孔融是个特例,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朋友圈。祢衡是什么人?不喷人就不爽的那种,他光着身子一边敲着架子鼓,一边咒骂曹操。是逢人不骂两句不开心的那种人。

杨修又是什么人?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后人,自以为高贵了得。聪明之余便到处耍小聪明,偷吃过曹操的小点心,没事儿就喜欢多嘴,把曹操那点小心思都给秃噜了出来。

跟这两位交朋友的孔融,这思想自然是要不同凡响一些了。他四岁让梨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可是长大以后,他却不在乎自己家里人的生死。在做北海相的时候,袁谭带着大军前来攻打,孔融是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小书,就是不想着先把家里人送出城去。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孔融还是表示不碍事,甚至阵阵发笑,似乎完全瞧不起袁谭。袁谭知道以后那叫一个怒啊,这个时候孔融自己倒是跑了,家里老婆孩子全被袁谭给杀了。孔融一生都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没有真正的亲情可言的。因为他觉得孩子是父母欲望下的产物,既然没有恩情,为什么要孝顺呢?要孝顺,就要孝顺养你那些人。

曹操就是凭借这一思想,判定孔融是个不孝顺的人,所以把他给杀了。那么他死的到底冤不冤呢?

一点也不冤枉,这种理论放任何时期都可以说,但是放汉朝就是不能说。为什么?汉朝是以孝道治天下,没看到每个皇帝的庙号前面,都加了一个孝吗?比如孝文帝、孝武帝。

02孔融真正的死因:总是在曹操背后捣乱。

孔融和祢衡交往多了,或多或少都要从祢衡身上学到一些偏执的东西。大家都是才子,也都是狂人,兴趣相投自然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光着身子敲鼓骂人的事情,孔融是做不出来的。他毕竟是孔子的后人,他不要脸面,这孔家还是要拦着他的。

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禽吕布,定徐州,遂与袁绍相拒。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三国志》

不过孔融总是喜欢在曹操背后做一些小动作,当老师的朋友都知道,学生常常喜欢在底下做小动作。你转身朝黑板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搞,你转过来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认真老实的跟刚出锅的玉米面馒头一样,热情迫切且一动不动地渴望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孔子怎么死的,孔融为什么弑母的全部内容,以及孔子怎么死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