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是地铁,轻轨是不是地铁

小编:bj03

轻轨是地铁吗

轻轨不是地铁,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车普遍小于13吨。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8~3米,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2.6米。

轻轨是不是地铁

国际标准:轻轨与地铁同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但是不同概念。

其区别在于高峰小时单向客运量的多少,3万以下为轻轨(由于轨道质量轻,车辆轴细,载客量小而得名),3万以上为地铁(属于重轨)。

地铁多为地下线,轻轨多为高架线,但不绝对。

城市轨道交通还包括:市郊铁路、连接城市间的快轨(如京津快轨)、磁悬浮、自动导向系统等。

国内现在有些人在乱叫。

轻轨是不是地铁

恩,现在地铁,走地下的,轻轨的,是属于城际交通,一般是走在地面上,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都是交通构成的一部分。

地铁和轻轨是一回事

&  &  &  &  轻轨不是地铁。

&  &  &  &  轻轨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的一种。泛指与路面交通混行的有轨电车和铁路列车,称“轻型系统”、“轻轨”。“混行”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而非载客量。

&  &  &  &  有时将这种轻轨称之为有轨电车,如:长春轨道交通三号线的一期工程、大连有轨电车、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香港轻铁等。

地铁和轻轨是一回事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 ’(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 ’(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 (距观察,上海市所有轨道交通全部使用的是接触网供电。)

以上就是关于轻轨是地铁,轻轨是不是地铁的全部内容,以及轻轨是地铁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