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由来,福建简称“闽”字的由来是什么

小编:bj03

福州的由来

福州以它的西北有座福山而得名,建制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的后裔闽越王临元诸在这里建城,称为冶城或东冶(东野)。福州因有温泉之胜,古时曾名泉州。到唐朝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称闽州,并把泉州这两个字另移给现在的泉州市。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始称福州至今。

福建简称“闽”字的由来是什么

《说文解字》称:闽是“东南越蛇种”,早期闽人多以蛇为图腾崇拜。“闽” 在福建最早是族称,即为福建土著民族之称呼,后来也称为“越”。《史记•吴太 伯世家》的“索隐”对“荆蛮”解释说:“蛮者,闽也,南蛮之名,亦称越。”因此, 合称为“闽越”。秦以前的福建,一般称“七闽”。《周礼》上有“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之说, 那是因为福建土著民族在秦以前有“七国”即有七个部落的缘故。称福建为“八闽”,是在汉人南迁以后的南宋,因为从北宋开始,福建有八个 相当于府(郡)的行政单位。这八个相当于府的行政单位,历元、明、清几个朝代 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一直沿用下来。这当中,从清初康熙年间开始,福建除了原有八个府的行政单位,还有台湾府 也属于福建管辖。这样,福建曾有过九个府的年代,所以八闽的福建又有“九闽”之称。 直到清光绪十一年( 1885年),台湾建立行省,与福建分治,于是九闽的福建又恢 复八闽之称。

福建名字的由来

福建省名的由来: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


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福建简称“闽”字的由来

在上古时代,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闽”。汉代许慎编写《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当地氏族以蛇作为图腾崇拜而被称为“闽”的,所以地名也被称为“闽”。如今,福建省的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和漳州、长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风俗。

在上古音中,闽读作“门”,与“茅”、“苗”、“蛮”、“漫”、“冥”等,皆一音之转,可以通假。因此,所谓“茅山”、“苗山”,当是“闽山”的另一种写法。但是闽与苗、蛮又有区别,因为它的本义当是“漫”或“冥”(即“海”)。《玉篇·水部》:“漫,水漫漫平远貌。”《集韵·桓韵》:“漫,水广大选!本荽耍“闽”是水大无涯际貌或大海(即“冥”)的意思。也就是说,作为地名,“闽”的含义是它处在海中,被大无涯际的海水所包围;作为族名,它不但反映了住居处的地理特征,还是远古时生活在古钱唐江以东南大海中的“南蛮”之民的统称。就因为如此,《山海经》说“闽在海中”、“闽中(包括‘瓯’地)山在海中”。

以上就是关于福州的由来,福建简称“闽”字的由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福州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