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的由来,鞍山古道关的由来
小编:bj03
千山的由来
千山历史悠久,早在1300年前,这里就有了寺庙建筑,到明清两代庙宇建筑越来越多,有五大禅林、八观、九宫、十二茅庵等掩映在千峰万壑之中,千山原名千华山,又称千顶山、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因山峰数目接近一千,故称千山。
鞍山古道关的由来
古道关,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唐代时凭借地势险峻,而成兵家相争之地,是唐代把守的一道关隘。它,城内地势开阔,城外山峰矗立群山环抱,地势极险,"有一夫把关,万人难闯”之势。
南汇三灶的由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无量观的历史及由来
量观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旧称无梁观)属于辽宁省千山东北部;创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位于千山东北部;创始于清康熙年(1662~1722),刘大琳开山于此;内除玉皇阁、罗汉洞外,观音殿、老君殿、三官庙、大仙堂殿;下院有玄真观、刘家庵、白云观、五圣观四处;该观保存大体完好,1983年,国务院将其定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加以维修保护;无量观景区是千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区之一;无量观的东阁、西阁及后山的夹扁石、天上天、一步登天、一线天、无根石、木鱼石是游千山必到的景点。
东北三大名山之首
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之首是长白山。
长白山,中华名山,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圣山。
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清朝时视之为神山,皇帝须亲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乌拉(今吉林市)望祭长白山。
狭义的长白山指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主峰。
广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脉,即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东部山地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
长白山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其中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无锡龙泉寺的历史
龙泉寺 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20公里的千山北沟东部,为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向以历史悠久、建筑得体、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而著称。相传龙泉之名来源有四,一曰毗户殿前石隙有泉,涓涓细流弯曲似龙,故名;二曰寺中心泉水常年潺流,如“龙涎吐水”,故名;三曰寺前为照山,后为靠山,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泉出自小山脉以北佛堂基下,山与泉合名为龙泉;四曰唐太宗东徵,驻跸千山,钦过此水,故名龙泉。
龙泉寺历史悠久,相传创建于南北朝(公元五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千山志》记载,佛教僧侣于南北朝时期进入千山后,部分僧侣初栖身于极乐洞,后于极乐洞之侧建小寺。俗话说:“唐修庙、辽建塔。”到了唐代,僧众于极乐洞东北50米 处悬崖下,靠陡壁筑堰造坪,修建一罗汉洞和一小佛堂,庙宇建筑初具雏形。相传龙泉寺开山祖师为唐真如法师(生卒不详)。现存的众多碑文都留下了唐代修建庙宇的记载,千山五大禅林均建于此时期,由此历代均加重修。依据各种史志记载和建筑情况看,龙泉寺在金、元之前规模是不大的。金、元时期,是千山佛教发展的一个高潮,寺庙建筑达到相当规模,龙泉寺也初具千山五大禅林之首的风范。
进入千山龙泉北谷可见龙泉寺雄伟壮观的山门,上刻“敕建龙泉”四个大字。这是明神宗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四月重修“龙泉寺”的御笔亲题,这些都是历代增修千山诸庙的历史印证。龙泉寺大规模兴建是在明代以后。据有关史料记载,明隆庆五年,在罗汉洞和佛堂旧基修建如来堂(今毗庐殿),东西两厢修建禅堂、斋堂各一所。
明万历六年(1578年)在如来堂下(今大雄宝殿处)修建殿宇5间及配房,万历十二年(1584年)建藏经阁,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修建东殿3间。可见,龙泉寺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法王殿、禅堂、斋堂及配殿等均建于明代。根据明代《大明一统志》记载,除明世宗外(明世宗崇信道教),别的皇帝都推崇佛教。尤其是明神宗朱翊钧和其母慈圣皇太后。明神宗的生母姓李,出身卑微,仅是一名宫女,得隆庆皇帝宠幸后生下万历皇帝。
神宗即位后,尊母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六年加尊号曰“宣文”。四十二年崩,谥曰“孝文”。李氏早年丧夫,宫廷中的生活又充满了凶险,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在她主政期间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推崇佛教。明万历十二年,感龙泉寺高僧之德和弘扬佛法之功,慈圣皇太后宣旨:将宋版大藏经637函,计678卷,赐予千山龙泉寺。同时赐铜铸金莲花坐佛像一尊,高1.4米,重300斤,从此成为龙泉寺镇寺之宝。在李太后的推崇下,当时龙泉寺的知名度和香火达到鼎盛,名震中原,冠绝关东。
进入清代以后,龙泉寺依然风光无限。康熙五十九年翻修大殿,建天王殿。乾隆十四年(1749年)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两廊及客堂和后佛堂。至此,龙泉寺始具今日之规模。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玄烨)亲率皇后、太子及诸王、大臣、侍卫等万余人,由盛京(今沈阳)到辽阳(当时千山归辽阳管辖),游览千山龙泉寺等寺庙,并留下赞美龙泉寺的诗章。同时,比利时人费迪南特斯阜沁斯脱作为顾问,随康熙皇帝一起游览龙泉寺。这是有文字记载游览千山的第一个外国人。但清代从道光以后,国势衰微,佛教也不振。龙泉寺也概莫能外。
日伪占领千山时期,龙泉寺的文物遭到日寇的破坏和盗夺。如毁坏龙泉寺“屏藩独峙”之摩崖,大量掠夺龙泉寺之楹联、匾额、古佛和字画等精品。
以上就是关于千山的由来,鞍山古道关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千山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链接:http://www.afey.cn/zhbk/213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文章
-
祭祖的由来,清明祭祖的由来和传说
综合百科祭祖的由来早在夏、商时代,先祖信仰天(上帝)和神。《尚书-伊训》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古人相信人、灵、魂。特别是人死之后...
-
禹的由来,上古人物名字的由来
综合百科禹的由来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元和姓攥》称:禹氏,夏禹之后,支庶以先祖谥号为姓。传说禹为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亦称大禹、夏禹、戎禹。大禹的父亲叫鲧,...
-
鸢怎么读,玖鸢是两个字怎么念
综合百科鸢怎么读鸢念yuān。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外形与鹰略同。也有风筝的意思。出自《唐书-田悦传》:临洺将张伾,以纸为风鸢,高百馀丈,为书...
-
乐清的由来,温州的名字的由来
综合百科乐清的由来传春秋周灵王太子晋乘鹤至箫台山上吹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因以名县。民国《乐清县志》卷1《邑里志》:“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
-
千克的由来
综合百科千克的由来1795年,克在法国被规定为相等于“容量相等于边长为百分之一米的立方体的水与冰熔温度时的绝对重量”。由于商贸一般涉及的质量远比一克大,又由于以水为标准...
-
三门峡由来
综合百科三门峡由来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
-
三月三由来
综合百科三月三由来三月三日起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
-
女巫的由来,魔女与扫把的由来
综合百科女巫的由来女巫来源于古希腊神话。最早的女巫记载之一是撒母耳记上的圣经中的一本,该书被认为写于公元前931年至公元前721年之间。古希腊神话中最着名的女巫,具有强...
-
漳州由来,漳州人的祖先
综合百科漳州由来福建全境,包括今漳州境域,以及北至浙、赣南疆,东南至广东潮、梅一带,周时为诸多闽族居地。黄河流域人民称它为“七闽”地。七闽地北与越国毗邻。吴越战争,越灭...
-
千人糕名字的由来,千人糕二类字组词
综合百科千人糕名字的由来千人糕来历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2018年春季修订版)新入选的课文《千人糕》所提到的词,本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糕中的米...
-
盘锦由来
综合百科盘锦由来盘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属燕国版图,汉末属辽西郡。晋、南北朝时为高句丽占据。唐灭高句丽后,设都护府,不久改为显宁府,元朝属广宁府路。明朝为广...
-
括号的由来,三年级小括号的由来
综合百科括号的由来括号出现于1500年前后,是当时出版的有关书籍提到的五种标点符号之一。符号名称源自希腊语parentithenai,意为“置于内侧”,即“插入”,插入...
-
不粘锅都是什么材质,不粘锅是什么材质做的
综合百科不粘锅是什么材质做的不粘锅有铁质的,也有铝质的,还有不锈钢的,涂层的主要材质是聚四氟乙烯,喷涂在金属表面高温烧结形成不沾涂层,也有用纳米陶瓷作为不沾涂层的。但是...
-
招财猫的由来,招财猫是做什么的
综合百科招财猫的由来日本从江户时代起,养猫的风气开始流行,在日本人的意识中认为猫形态可爱,聪明贤惠兼有少许狡猾,富有神秘感有通灵之力,此外猫还能守护粮食不遭鼠害,所以以...
-
九龙坡由来,九龙坡和渝北有什么区别
综合百科九龙坡由来据《巴县志》记载:境内王坪山岩上,镌有九龙滩古迹五个大字,滩在江心,有九石翘首若龙,得名九龙滩。后设店铺,名九龙铺。一说因地处长江北岸呈斜坡地形,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