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饼的由来,春卷由来幼儿故事

小编:bj03

润饼的由来

“润饼”又叫“薄饼”,原是闽南的小吃,盛行于泉州后来流传到台湾地区,泉州人以及闽南人每逢“过年”、“清明节”等,便有吃薄饼习俗。饼皮薄而柔嫩,包裹鲜美可口的馅料来吃,鲜嫩香甜!其特点:嫩脆甜润,醇香多味。别有一番风味。

润饼,是中国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及台湾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笋丝、胡萝卜丝、高丽菜(卷心菜、包菜)丝、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肉腿、虾仁、蛋皮丝等,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

润饼其特点:嫩脆甜润,醇香多味。亦可将包好的润饼经油炸酥,俗称“春卷”,别有一番风味。由于包润饼的过程一般由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因此特别有利于亲情及民俗的交流。

春卷由来幼儿故事

在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图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饼”又演变成为小巧玲珑的春卷了。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宫廷中的“满汉全席”128种菜点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


  也有这种说法:据说宋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莱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莱。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并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福州人春节期间常常食用,跟北方过节包饺子一样普遍。蔡襄曾写诗赞说:“春盘食菜思三九”。


  现在春卷皮已改用面粉,馅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干,有的还放上肉丝、笋丝、葱花等,较高级的春卷则用鸡丝或海蛎、虾仁、冬菇、韭黄等制作而成。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黄色,外酥内嫩,又称为“炸春”。

石狮润饼菜哪家好吃


作为清明节的传统小吃,这种来自泉州的美食,一直到舌尖上中国,才被人们所知道,那这种小吃有着怎样的的流传,这种小吃真的很好吃吗?下面我为你精心推荐,来自南方的一种小吃,清明节你赚到了。
润饼菜好吃吗? 传统美食
润饼菜是泉州最有特色的传统美食。吃润饼菜首先要有润饼皮, 这是一种薄如蝉翼的熟面皮, 一般不自已做, 要到街上的专卖店买。泉州有几家专做润饼皮的老字号店。而馅料则得自已做, 主要有米粉、海蛎煎、豆腐干、猪肉、炒鸡蛋、红萝卜丝、海苔、花生末等, 通常有十来种馅料。吃的时候可根据个人嗜好选择馅料(也有的是将各种馅料拌合在一起), 用润饼皮包卷起来吃。吃起来美味可口, 同时含有各种人体所需营养。

据说, 润饼的来源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当时战火蔓延到闽南, 由于兵荒马乱, 人们没时间准备祭品, 有人便想出一个办法, 将许多食物卷在面皮中, 以此祭先人。所以, 每逢清明时节, 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习俗。而如今, 泉州人在平时的家族聚会时, 也经常喜欢吃润饼菜。许多华侨回到家乡, 最想吃的就是润饼菜。
属于闽菜系
润饼卷是春卷的一种,是福建省传统的汉族名点,属于闽菜系。是重要节日的特色食品。润饼卷发源于福建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又称润饼、嫩饼菜,这是一种比春卷更为古老的吃法。福建和台湾一带的家庭再新年和尾牙以及清明节时会以润饼皮此来祭祀祖先,之后家族成员围据一桌,食用者挑选自己喜爱菜色加上花生与糖粉以润饼皮包裹后食用,是属于福建台湾一带家族聚会的重要饮食。

在这清明时节吃润饼菜当然还跟润饼菜的馅料有关。润饼菜最主要的馅料是红萝卜,离开红萝卜

所谓润饼菜了。在种菜技术还没那么发达,没反季节蔬菜的时候,红萝卜是冬天才有的。另一种馅料是蚝煎。夏天吃蛏,冬天吃蚝,泉州人吃蚝一般是拿来煎,也就是蚝仔煎,离开了蚝仔煎,润饼菜也就逊了一等颜色。

润饼菜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所以就显得不那么起眼,难怪人们很少提到了。其实,物以稀为贵,在所有的泉州菜中,润饼菜应当坐到首席。
【民间传说】
唐宋中原人 南下带春饼

关于润饼菜的起源,民间有多个传说,其中之一是说润饼菜是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复一的夫人首创。相传蔡复一是一个独眼跛脚的残疾人,才华横溢,为人耿直,但屡遭奸臣陷害。皇帝听信谗言,要求蔡复一须在49天内完成整理抄写朝廷历年来的文书,共九大箱,否则以抗旨论处。

为完成任务,蔡复一废寝忘食,昼夜双手齐书,抽不出时间吃饭。蔡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她想出了一个妙法:把面粉加水搅成糊状,在热锅上轻轻一抹,做成一张张薄薄的面皮,再把各种菜切细,炒成烩菜,然后用面皮把烩菜卷成圆筒状。每天用餐时,蔡夫人双手捧着“薄饼”喂丈夫吃,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又不耽搁时间。在夫人的照料和协助下,蔡复一如期完成了朝廷的使命。从此,蔡夫人做“薄饼”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做法编辑
润饼材料: 春卷皮十块 (视乎人数)、馅料 (海苔、鱼蛋、红萝卜、韮菜、豆角、豆腐干、猪肉、猪肝、鱿鱼、蚝饼、鸡蛋、大蒜……)、花生少许、砂糖少许

1.把所有馅料分别炒熟、切丝。

2.磨碎花生, 混合砂糖备用。

3.把喜欢的馅料, 以及花生砂糖, 用春卷皮包好即成。

面和成既稠又稀,看起好像很稀却可以拿在手里不会掉。然后用铁板,下面放炉子,面团就在铁板上一转,等一小会,面皮就熟、干,之后就可以拿起来。

面皮要又薄又有韧劲不易折破为上等。
其他种配料主要是豆干、豆芽、香菜、芫荽、炒花生粉末等等,嫩的,脆的,甜的,香的,滑的,酥的什么味道都有。这样香酥润滑脆酥一包吃,应该是泉州人的一个大发明,这个发明比麦当劳还早是肯定的了。说不定自从晋人南迁,泉州人就吃润饼菜。润饼菜煮起来麻烦,吃起来挺快的,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快餐。

一片薄薄的煎饼摊在揩净的桌上,用汤匙将馅料勺进卷好,双手捧上就可以吃了。不会卷的人卷小一点,会卷的的人卷大一点,吃上一两卷,喝点汤就饱了。吃润饼菜讲究个气氛,跟北方人包饺子一样,要许多人吃,几个人围在一起,你包一卷,我包一卷,边吃边说话,也可以随时走来走去,像走马灯一样,又随意又热闹。

团团圆圆是什么呢?一家人好久不在一起了,现在围在一起吃润饼菜也是团团圆圆呀!所以,润饼菜是风情的菜,也是亲情的菜。

以上就是关于润饼的由来,春卷由来幼儿故事的全部内容,以及润饼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