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由来
小编:bj03
七夕节由来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之一,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因为有一条“爱情”的主线,善良的人们就把鹊桥相会的夜晚定为“情人节”。
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传说故事: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七夕节的习俗
1、拜织女
七夕节在古代是众多女性的节日,每到七夕节很多女性就相约举办拜织女的仪式,香织女祈福祈愿、祈求巧艺、祈祷姻缘等,还会准备丰富的祭品。
2、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特有的一种比赛,主要是女子们结彩绳、穿七孔针、穿得越快就代表巧乞的越多,寓意自己身灵手巧。
3、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七夕节的一种乞巧方式,就是在七夕当天每个人都捉小蜘蛛放在小盒子中,到第二天的清晨打开后,谁的蜘蛛结网最细密就寓意水乞巧乞的最好。
七夕节的来历简单介绍10字
七夕节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妇女穿针乞巧的习俗,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
七夕节起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相识、相知、相爱,却因人仙有别,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让他们只能隔着银河遥遥相望,但是还好有喜鹊们,可以为他们搭建一座鹊桥,让他们在桥上相见。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7月7日,所以便将这一天定为七夕。
又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而民间的少女们都希望能得到织女的灵气,所以在七夕节那天才有了“乞巧”的习俗。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就是关于七夕节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七夕节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链接:http://www.afey.cn/zhbk/215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文章
-
祭祀由来,民俗“祭灶神”的由来
综合百科祭祀由来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
-
字号的由来,清朝字号的由来
综合百科字号的由来字号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
-
上帝的由来
综合百科上帝的由来《圣经》中的“上帝”源于希伯来文“Elohim”,作为基督教的至高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并对人赏善罚恶。“上帝”本是中国儒家经典《诗经》《...
-
厘米的由来
综合百科厘米的由来准确而言,应该是米的来历,厘米只不过是为了换算而设置的一个单位。米字起源较早。自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建立以长度单位“米”为基础的计量单位以来,迄...
-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狗不理包子正宗做法是什么
综合百科狗不理包子的由来对于狗不理包子这个名字的由来,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在天津郊区有一户农家,四十岁喜得贵子,为求平安取名叫“狗子”。狗子长到十四岁时,来到天津学...
-
西施的由来
综合百科西施的由来1、西施,子姓施氏(9月19日出生,农历八月二十五,具体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公元前473年),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
-
海绵的由来
综合百科海绵的由来海绵是最早的有性繁殖生物,起源可以追溯到5.7-5亿年前的寒武纪,分布范围从淡水到海水,从潮间到深海不等,并且大小也存在着极端的差异,小的可能就几毫米...
-
勾股的由来,勾股定理的由来
综合百科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得到人民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
-
台姓的由来,中岛姓氏由来
综合百科台姓的由来古代春秋时候,鲁国有一处地名称为澹台山,有一位文士就取山名为姓,叫澹台灭明。澹台山就在现今山东省嘉祥县南边。而澹台灭明是孔夫子的学生,他的后代,就以澹...
-
糖葫芦的由来
综合百科糖葫芦的由来1、糖葫芦的来源是来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赵停。绍熙年间,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
-
扑克的由来
综合百科扑克的由来传说,秦末楚汉征战时期,大将军韩信为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称为叶子戏。据说这就是扑克牌的雏形。12世纪,马...
-
山姆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综合百科山姆是哪个国家的品牌美国。山姆会员商店是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其名取自零售界传奇人物-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自1983年4月首家商...
-
盘王节的由来
综合百科盘王节的由来据汉代初年的《搜神记》记载:瑶族先民“用掺扎血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繇。”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官到连州(即今广东连山瑶族自治县)时,作《蛮子瑶族盘王节歌...
-
阮怎么读
综合百科阮怎么读阮念ruǎn。阮既为姓氏,又是一种乐器名,还可解为闽南话和湖南常德话中的"我",“我们”。乐器阮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之分,将其组合起来便有...
-
广州的由来,广州大学城由来
综合百科广州的由来东汉末年,广州属于吴国,公元216年吴国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从梧州迁回广州,公元226年并将交州改为广州,广州因此得名,并一直延续至今。广州大学城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