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由来

小编:bj03

宁波的由来

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县治为今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鄮(县治为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句章(县治为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三县。

唐时称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慈溪、奉化、翁山4县;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迁至三江口(今海曙区),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宁波的由来

宁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的夏代,鄞这个名称就是宁波最早的名字。唐朝时称为明州。明朝初期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后一直沿用至今。

宁波简称的由来

宁波简称“甬”,“甬”是古代大钟的一个象形字。在鄞、奉两县的县境上,山的峰峦很象古代的覆钟,故叫甬山,这条江就叫甬江,这一带地方就称为“甬”地。鄞、奉两县的位置就在现今的宁波,这就是宁波简称的由来。

1、宁波,是浙江省下辖的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6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45.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0.2万人,城镇人口597.93万人,城镇化率72.9%。

2、宁波地处中国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3、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唐朝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4、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宁波排名第8。

宁波的别名叫什么这些名称有什么历史渊源

  宁波简称"甬",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  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县、奉化三县(市),并与嵊县、新昌、天台三县连接。山峦起伏,蜿蜒连绵,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据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这就是四明山名称的来历。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县东部诸山。  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  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面积524.07平方公里。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湾港,因有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溪河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滩涂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宁波沿海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期潮型,一天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平均高潮为吴淞零点以上3.14米,最高潮位4.86米,平均低潮位1.47米,最低潮位为0.31米。三门湾、象山港、甬江的潮差自南向北递减,甬江镇海口外的潮流,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朔望日涨于十一时一刻。市区"三江口"的潮汛则朔望日涨于一时。  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8.8℃,一月份最低,为-4.2℃。全市无霜期一般为230天至240天,作物生长期为300天,适宜于粮、棉、油料等作物的生长。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至1400毫米,五至九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

以上就是关于宁波的由来的全部内容,以及宁波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