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岁为什么之年

小编:bj03

一百岁为什么之年

期颐之年。一般20岁为弱冠、及冠;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100岁期颐。

00年什么属性


在我国古代对于特定的年龄有特定的称呼,可能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100岁是什么之年。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0岁什么之年

在古时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其中期颐,一般指的是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思是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

一百岁为什么之年一百岁为什么之年

期颐之年出自汉时戴圣所编写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其他年岁在古时的称呼

在古代除了三十被称为而立之年外,还有许多其他年龄的别称,比如襁褓,指的是初生的婴儿;金钗之年指的是12岁的女子;豆蔻之年指的是13岁的女子;碧玉年华指的是16岁女子;弱冠之年指的是20岁的男子;不惑之年指的是40岁男子;知命之年指的是50岁的男子;60岁称为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80岁称为杖朝之年等等。


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100岁称为


满百岁称为“期颐”。


读音:qī yí


意思:指百岁之寿的老人。古时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 。


引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翻译:现在要送你回去,送你千金的财产,百岁的寿命,你觉得可如愿吗?


反义词


垂髫


读音:chuí tiáo& 


意思:亦作“垂龆 ”。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引证:晋·陶潜《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古人100岁被称为什么之年


称为期颐之年。
参考:



  1. 20岁——弱冠,及冠;


  2. 30岁——而立之年;


  3. 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4.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5.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6.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


  7. 100岁----期颐。



以上就是关于一百岁为什么之年的全部内容,以及一百岁为什么之年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