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法特点是什么,柳体楷书的字有什么特点

小编:bj03

柳体楷书的字有什么特点

1、方笔圆笔并用。方笔指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有棱角,而呈方的形状。用笔方法是以折为主。圆笔则是指那些圆浑丰润的笔画。柳字用笔往往方圆并用;

2、柳字的横画有长短区别,短画粗而上昂,长横细而下覆。横与竖并不象颜体《勤礼碑》那样横轻直重有明确的定式,柳字的横与竖轻重悬殊不太大,有的短横甚至常常比竖画粗重;

3、柳字的撇和捺进行比较,一般撇轻捺重,这一点跟颜字一样。

柳公权书法特点是什么?

柳公权书法特点是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

柳公权的书法以瘦劲著称,用笔斩钉截铁,深透魏碑书法的用笔之道,尤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的“大刀片”似的捺画和骨头形状的竖画的起笔,他的楷书的结构也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在平正中去险绝之势。后世不少著名的书法家学习柳体楷书,比如被称为神笔的王铎,以及清代末年著名书法家溥儒。

柳公权书法的地位

柳公权是唐代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以楷书最为著名,他的楷书出自颜真卿,并和颜真卿齐明,并称为“颜柳”,因为他的楷书比较瘦劲,颜体楷书比较丰腴,二者又并称为“颜筋柳骨”。

据说唐文宗非常喜欢柳公权的书法,把他招为侍书,当时的民间也就穿着“柳体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当时的朝鲜甚至派专人到长安去购买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君主。书法里“心正则笔正”这句话也是柳公权说的。

柳公权楷书的特点是什么?

柳公权书法特点:

一、 笔法多藏锋,沉稳大气。

柳体笔法多回锋逆入,引而不发,尽显沉稳大气。

二、 字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

字体修长,与欧体近似,而与颜体肥硕、赵体宽扁的字体差异较大。横竖之间粗细较颜体小,瘦硬挺拔,有英武之气。

三、结体中宫收紧,线条尾端伸展怒放。

柳字腰部纤细,呈现中宫收紧状;笔画尾端伸展怒放,与中宫形成鲜明对比。

代表作品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

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

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蒙诏贴》白麻纸,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干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

柳公权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柳公权有许多书法作品流传至今,它的书法字体对我国的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柳公权的书法有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的书法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柳公权楷书的特点 柳公权字诚悬,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懿宗咸通六年(865)。陕西华原(今耀县)人。

柳公权书法是在继承欧阳询、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唐代的一位楷书大家。他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并有“颜筋柳骨,古有成说”(宋·周必大《平园集》)。他的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体现在笔法方圆并用,道媚劲健,瘦不露骨,气象雍容。

在他的笔画间可以感受到欧体和颜体的逸韵,如他的横画总是以方笔起收,采用的是欧法;直画的起收则用笔浑圆,主要运用的是颜法。柳公权传世作品很多,楷书的代表作主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柳字的楷书用笔和结体特点 一、点画采取方圆并用,“宝盖头”的点,以竖点的表现,点下后再作竖下,然后收笔,如“空”、“室”。

二,横画表现为长画瘦劲,短横粗壮,如“赤”、“平”。其中短横总是略带上仰,以此增加横画的变化。

三、竖画较粗,也体现了颜字的遗韵,如“土”、“鱼”。

四、撇、撩也与众不同,长撇表现为细而短,如“唐”、“虔”等字的长撇;短撇表现则较为粗重,如“德”、“相”。捺笔也都粗重,有的还依稀能见到“蚕头燕尾”的形态,如“迷”、“趣”。

五、转折采用提笔圆转的方法.这也显示了与颜体运笔的相仿之址,如“固’’、“宫”。

六、钩笔总先作回锋顿挫,然后再将笔锋提起,沉着痛快地勾出,如“宗”、“初”。

柳公权的作品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以上就是关于柳公权书法特点是什么,柳体楷书的字有什么特点的全部内容,以及柳体楷书的字有什么特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