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颜回为什么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小编:bj03
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
1、他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
2、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
3、听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他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
4、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
5、他坚守先生不耻下问的教悔,一起毕生精力研之弥坚,欲罢不能,深得孔子的赞赏;
补充: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颜回为什么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欢的自然是颜回。颜回何以成为他的得意弟子?从《论语》里关于颜回的记载,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分析。 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但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险的人。青出于蓝尚且不论,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国之杨修,玩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但颜回并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在尊敬老师方面,孔子都感到惊异。孔子曾经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什么不同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观察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才发现他对我的见解发挥得很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大概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没有路可上去。这无疑是对孔子学问、教学的最高赞美了,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赢得了孔子的由衷喜爱。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的话是无所不喜欢。并且有点遗憾的说,颜回非助我者也。但一个老师,能够找到在学问上“狂热”追随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件幸事。 在恪守学问之道上,《论语》记载了这么几件事。首先,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向时,明确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谦虚的态度,使他远离了聪明带来的危险。孔子在和鲁哀公谈论学生中谁好时,赞扬颜回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那时颜回已经死了。孔子还把颜回和其他弟子比较,说他的思想能够长期不离开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时间想到仁德。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经典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点头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话切实去做。” 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欢,其中可能含有孔子爱怜的成分。颜回一生学问虽高,但并无政治成就。孔子说颜回贤德,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其中显示出的不仅仅是颜回的贤德,而且有他的穷困。孔子因此愤愤不平的说,颜回的道德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却那么贫穷!颜回也曾经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家(问为邦),表现了他有意在政治领域一展才华的抱负。谁知天不予人,竟让他英年早逝!孔子回忆起来,自然充满了悲痛和爱怜之意。 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才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在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论语》记载道:“颜渊(即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安葬颜回时,孔子又以一个知音的角色出现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较富贵的礼节安葬颜回。但孔子不同意,因为按照礼节,他和颜回都恪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礼埋葬了颜回。孔子心知这违背了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我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薄葬的。说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为无礼。而弟子的行为恰好违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颜回还活着,一定会反对这种行为。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
以上就是关于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颜回为什么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的全部内容,以及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链接:http://www.afey.cn/zhbk/311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文章
-
有关颜色的四字词语有哪些,柳绿花红结构一样
综合百科柳绿花红结构一样的四字词语有1、春暖花开:指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2、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
-
榴莲能和茄子在一起吃,榴莲能和茄子隔多久一
综合百科榴莲能和茄子在一起吃吗茄子和榴莲一起食用是会很上火的,对身体不好。1、榴莲不能和螃蟹同食。两者同食的话,很容易会导致严重的胃部不适;2、榴莲和山竹同时吃虽然能避...
-
硫酸氢根和氢离子共存,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
综合百科硫酸氢根和氢离子共存吗硫酸氢根离子是强酸的酸根离子,会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所以可以和氢离子共存。若离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生成气体、沉淀、双...
-
孔子三次问礼于老子,孔子向老子问礼问的什么
综合百科孔子向老子问礼问的什么礼周礼指周朝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
-
榴莲山药可以一起炖,榴莲壳和山药排骨能一起
综合百科榴莲山药可以一起炖吗可以,但同时多食可能导致上火,可适量食用。1、榴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丰富的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开胃促食欲...
-
硫酸钡溶于稀硝酸,稀硝酸和硫酸钡反应方程式
综合百科硫酸钡溶于稀硝酸吗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除了硫酸钡,还有氯化银、硅酸、原硅酸、草酸钙、碘化银、溴化银,这几种化合物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本品为X线双...
-
孔子为什么绝笔于获麟,孔子绝笔于获麟的典故
综合百科孔子为什么绝笔于获麟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了一只麒麟,孔子听说以后非常伤心,他认为,麒麟是神灵之物,在太平盛世才会出现,而现在正逢乱世,出非其时,...
-
孔子学琴分那五个过程,孔子学琴经过哪五个过
综合百科孔子学琴分那五个过程孔子学琴经过哪五个过程呢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感情,悟到作者,炉火纯青。孔子学琴经过了哪五个过程呢1、学曲谱:熟悉全曲风格和大致结构,...
-
孔子什么时候死的,孔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综合百科孔子什么时候死的1、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
硫酸钠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综合百科硫酸钠的摩尔质量是多少可以采用分子量来计算;硫酸钠根据化学表达式可知由两个钠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组成;硫酸根离子由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组成;因为分子质量可以等...
-
硫酸铝沉淀
综合百科硫酸铝沉淀吗硫酸铝为白色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硫酸铝第一大用途是用于造纸,第二大用途是在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做絮凝剂。当向这类水中加入硫酸铝后...
-
硫氰酸钾溶液的配制和保存,硫氰酸钾标准溶液
综合百科硫氰酸钾溶液的配制和保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
硫酸镁的制造过程,生产七水硫酸镁的设备
综合百科硫酸镁的制造过程硫酸镁的制造过程如下:在100毫升浓度为百分之十的硫酸中,慢慢加入氧化镁粉末约30克,温度会逐步上升。待温度降到30度以下时,测定一次pH值。如...
-
榴莲椰子可以一起煲鸡,板栗椰子鸡汤孕妇可以
综合百科榴莲椰子可以一起煲鸡吗相关介绍:用榴莲壳来煲汤是比较特别的一道汤品。榴莲肉性热,榴莲壳是败火良物。相关做法:榴莲壳煲土鸡汤。做法与用料:1、用刀将榴莲壳上的白瓤...
-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
综合百科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的反应如下:1、硫酸氢钠比较少时,由于1摩尔硫酸氢钠只含1摩尔氢离子,而1摩尔氢氧化钡含2摩尔氢氧根离子,所以无法完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