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日的由来,全国民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几个星期

小编:bj03

国防日的由来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的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是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

全国民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几个星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上海市防空警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上海市每年在9月份第3个星期的星期六,也就是全国全民国防教育日,举行防空警报试鸣。今年9月18日是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也是本市举办全市防空警报试鸣的第14个年头,上海将在全市范围内(除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地区外)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居民防空演练。

国防日的由来,全国民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几个星期国防日的由来,全国民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几个星期

我国每年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日期设置是如何规定的

2001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国防教育法》是在何时颁布的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为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在2001年4月28日通过,当日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1年8月31日,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淞沪抗战的过程和意义

淞沪抗战的过程:

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中国军队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江阴保卫战开始;至此国军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淞沪会战拉下帷幕。 1937年11月5日,何应钦在南京召开的国防最高会议的报告中宣布,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已达187200人;此外,1937年11月5日至12月2日之间,在后撤途中伤亡约为10万人;两项合计约为29万人。我军阵亡中将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阵亡团长28人,阵亡营长44人。由于中方海军司令官的“沉船战术”泄密,中央海军全军覆灭。

淞沪抗战的意义:

淞沪抗战,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也让全世界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即中国绝不会向侵略者投降!淞沪会战让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而对于日本,日军在上海苦战三个月才勉强攻下中国军队的阵地,(这使得)日本的民心、士气出现了怀疑与困惑。(通过淞沪会战)几乎可以确定,日本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这就必然暴露出其在战略上最大的致命弱点,即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终的溃败也就成为其无法避免的命运!

以上就是关于国防日的由来,全国民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几个星期的全部内容,以及国防日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