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尾牙是什么意思

小编:bj03

腊月尾牙是什么意思

中国传统节日。尾牙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每月的初二、十六,是福建商人祭拜地基主和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年尾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而拜祭后的菜肴开大餐即称为打牙祭。每到年尾,各商家行号会在尾牙期间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尾牙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尾牙聚餐,或者企业年会。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食大餐即是尾牙祭的遗俗。尾牙节流行于闽台之间,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传统节日,与东南沿海的土地神崇拜有关。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福州人的过年,往往就是从腊月十六日过尾牙这天开始的。

尾牙是什么意思


尾牙是什么意思?台湾“尾牙”介绍

  尾牙是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节日,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每年十二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什么意思?尾牙有哪些活动呢?下面我就来告诉大家!


尾牙是什么意思?台湾&“尾牙&”介绍

  &“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源自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拜土地公&“做牙&”(用供品&“打牙祭&”)的习俗,到农历年末腊月十六就称为&“尾牙&”。南方流传着在每一个农历月的初二和十六&“做牙&”的习俗。这一天的供奉对象,是地主或其他属阴类的神明;过後,人们也能吃献祭过的供品,一饱口福。

  这一天,也是神坛&“犒军&”的日子。&“犒军&”的对象属天兵天将的性质,可以选择在初一和十五;如果主神手下的兵马都是阴兵阴将,祭祀日就肯定落在属阴数(双数)的初二和十六日。

  &“做牙&”的意思与吃喝有关系。广东人说的&“打牙祭&”,意思即是以吃、喝为乐,不过福建人&“做牙&”的对象首先是灵界,其次才轮到人类享用。人们要等到祭祀之後,才能分享曾经用来供奉灵界的食物。

  福建人最重视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日做&“头牙&”,以及在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二月二日是&“社日&”(土地神之纪念日),是一年的第一次&“做牙&”,被认为是头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则是一年中最後一次&“做牙&”,称为&“尾牙&”。 福建人做&“尾牙&”特别隆重,这一日过後,也宣告时间就快走向另一个年份了。

  尾牙日活动

  这一天,台湾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以前,如果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不过,这种风俗已绝迹。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尾牙&”习俗

  1)闽俗把做&“尾牙&”之後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为赶工结帐时间。所以,也称二十二日为&“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处收凑新旧账,延後则就要等到明年新年以後才收帐了。所以&“尾牙&”的饭吃完後,就有几天好忙。过了&“尾期&”,即使是身为债主的硬去收账,也可能会被对方痛骂一场,说不定还会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2)商人和农人在&“尾牙&”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雇工与仆婢,对於来年是否继续雇用一个人,也要在本日作最後的决定。所以,这算是慰劳日,又是礼貌相送日。

  3)润饼原本是&“尾牙&”的必备食物。

  &“做牙&”意义

  &“做牙&”是盛行于闽台一带的一个特殊节日。这一天最重要的是要祭拜土地公(就是福德正神),让土地公&“打牙祭&”。&“头牙&”只是一年当中很多牙中的一个,期间还有&“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以及每个月的初二,十六的二次&“普通牙&”。不管是&“头牙&”&“尾牙&”或是&“普通牙&”,在福建莆田,如果那天家中有请手艺师傅上门做工,那晚上一定要做大餐宴请人家(如今主人上班忙没时间就用红包代替)。当然一年当中最隆重的算是做&“头牙&”与&“尾牙&”了(不但要祭拜土地公还要做好大餐全家聚拢一起)。莆田民间就有;&“二月二,龙抬头,打牙祭,大聚餐&”之说!

  这一天,本地的妇女们傍晚都会准备各种各样的供品去供奉神明&“土地公&”。一般多见的.是用猪肉、白糭___SIMPLE_HTML_DOM__VOKU__AT____、豆腐干和水果、糕饼、米酒等。而且很多企业也不另外。在莆田,百分八十以上的公司企业(特别是台商企业与当地私人企业)在建厂之时,都会在自己的厂里建一所土地公庙。在&“做牙&”的这一天,公司老板或自己或叫员工在自家的庙中,备好牲醴、祭品、点上香烛、金纸、贡银、最后燃放爆竹,祭拜时口念&“通词&”,祈求土地爷赐福,公司日后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态度是非常虔诚。当然以上说是平时每月二次做的&“普通牙&”。

  如果遇到&“头牙&”或&“尾牙&”,一些公司大方的会摆出丰盛的酒菜宴请员工们,以慰劳他们平日的辛苦。一般来说每个职员们&“吃头牙&”时心情都很好,因为代表着一年新的工作又要开始,自己已经得到公司的肯定与留任。而&“吃尾牙&”,很多人则是提心掉胆愁绪满面,怕是吃了这餐饭之后,过年了老板就把你解雇了。商界就有句俗谚:&“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

  而那些开店的商家们,由于自己的店面前一般没有土地公庙。他们就直接在店面口,备好供品,焚香祭拜。商家祭拜是以地基为主(房舍衔在地上的地神)。因为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心诚,土地公一样也会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下面出现。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酬谢土地神灵一年来的佑助,也更需要神灵们能保佑他们日后照样生意隆旺。

  据传说,土地公是本宅的环境吉凶的守护与操纵者,能为他们招来顾客广进财源的法力,所以就是工厂或店家的守护神。必须长期定时去供奉和祭拜。就是那些无神论者,一般也会照样做做形式。多数办工厂做生意的人,宁可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

  1)&“做牙&”的习俗是宗教活动,其背面又其实是涵有神道设教的提示,告诉人们所有成就并非只是个人的努力和手段,同时间也有赏善罚恶的神明在身旁默默监视和扶助,因此,人们应定时供奉和时时感激神明的庇佑,从而不骄不纵,以及服从为善施仁的社会规范。

  2)过去的人价值观崇尚俭朴,农业时代的生活素质与物质享受也不比今日奢华。

  &“做牙&”是为平日俭朴的饮食习俗提供适当的变化,定时加添菜肴,调剂生活。古人以宗教需要代替个人需要,并以此作为理由,去合理化上述的行为,如此便可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不会把饮食放纵视为合理。

  3)家中尊长领导幼辈拜祭神明,与东主领导雇工卑仆拜祭神明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这一宗教仪式,体现了互相的长幼有序和尊卑有分。同时,通过聚餐去平等共食相同的食物,又能加强一体的感觉,可以作为大家共同经历一段努力时间的纪念,并提供实质的慰劳。

  4)&“做牙&”这种宗教活动的祭祀对象,是以慰劳土地福德正神以及本家的地主为主;它也在喻示着人们,生活美满的根源,是本身所依赖和生活的那片土地。

  土地神是&“自然与社区环境&”的守护与操纵者,地主则是本宅的环境吉凶的守护与操纵者,所以他们是人们长期定时去供奉和祭拜的对象,而人们对神明的感恩与祈求,其实又是由于心理需要一个带来安全感和希望的对象。

  尤其是从农矿经验中产生&“土地生黄金&”信仰的农业社会,令这一信仰观念更强。华人先辈到了南洋,依赖新的土地,又对自己脚下的新土地有着不可预知的旁徨,也混和对未来发生憧憬,这一背景足於让他们更重视这一信仰习俗。东南亚的一些华人也叫&“做牙&”,即是基于这一心态。

  台湾&“尾牙&”

  台湾人过&“尾牙&”,和大陆年终聚会有点儿相似。

  台湾民间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有拜土地公(福德正神)的习俗,供桌上摆各种供品,让土地公 &“打牙祭&” ,即为所谓的&“牙&”。民间有种说法叫&“二月二(土地公生日)敬土地&”,到一年的最后一次,也就是腊月十六就称为&“尾牙&”。这一天,百姓人家都要准备牲礼拜祭土地公,全家团聚吃&“尾牙&”,还要吃&“润饼&”(厦门叫&“薄饼&”,类似大陆常见的&“春饼&”),以求来年家庭富裕润泽。

  现在吃&“尾牙&”已经逐渐演变成公司年终的重要聚会,总结一年的工作,老板宣布重要的决定,甚至年终奖金发放都在&“尾牙&”宴上进行。其实,一些公司举办&“尾牙&”宴,也是在向外界透露公司财大气粗的讯息,公司股票价格和成交量第二天也会有所反应。当然,也有公司秉承勤俭的传统美德,热闹但不浪费。

  尾牙的形式分两种:宴会和晚会。公司规模不大的,通常只办宴会聚餐;规模大且又赚钱的公司,除各部门聚餐外,另办大型歌舞演唱会娱乐员工。

;

以上就是关于腊月尾牙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以及腊月尾牙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