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的由来,谁知道恩施的来历为什么叫恩施
小编:bj03
荆的由来
荆是会意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荆”字早期的金文字形,右边是一个人形,左下边两个“X”,表示一种刺,整个字形画面表示荆这种刺刺进了人的手与脚中。金文后期字形,增加了一个“井”字,以表示这种刺长在田中,农夫在田间耕作时易被刺伤。秦篆字形在金文基础上又一变,增加“艸”字,表示这种刺在田间长得跟草木一样,要小心。汉隶字形又一变,将人变成“刀”形,就成为了“荆”字。直至发展到了现代汉语。“荆”字从艸,刑声。《说文解字》中说“荆,楚。木也。”本义是指一种灌木名。这种灌木适合编筐和篮子。在古代经常用来制作刑杖,所以后来也引申为刑杖之义。“荆”还可以用来制作钗,古代妇女买不起金银钗,只能以荆条当做钗,故后来出现“拙荆”一词作为妻子的谦称。
谁知道恩施的来历为什么叫恩施
先从“施”字说起,因为先有“施”,后才有“恩”。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地域,春秋时属巴国;战国属楚国的巫郡;秦朝属黔中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汉代北部属南郡(治所在今荆州),南部的来凤、宣恩以及咸丰的南部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沅陵);三国先属蜀,后属吴建平郡、武陵郡;两晋与南北朝宋、齐属建平郡(治所在今重庆巫山)。南北朝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今恩施地区的土著人向邹兄弟归附朝廷,因此设施州,今恩施地区始有“施”字之名。以后各个时代,施州曾改过庸州、清江郡等,但绝大多数时间为施州,直至明朝改施州卫,清朝改施南府。
清朝设施南府,其名来源于元代始设的施南土司。
元朝以前,中原朝廷对今恩施地区的统治主要为羁縻制度,即“以土官治土民”,封赠少数民族地区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的办法,历史上称之为“羁縻府州、羁縻卫所”制度。宋代,施州改属四川省夔州路(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在今恩施南部设立了一些羁縻州县。如定州(鹤峰县南部并跨入湖南境内)、富州(今来凤一带)、顺州(宣恩沙道沟一带)、保顺州(宣恩县李家河一带)、高州(宣恩县高罗一带)、懿州(咸丰县境)、龙渠县(利川市忠路一带)。
元代统治中国后,鉴于宋代的羁縻制度是一种松散的统治,每到王朝衰微时,不听其控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乃改宋代的羁縻制度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对土司的建制、职衔、职责、升降、进贡、征调等,都做了规定。其时在今恩施境内共设10多个土司:施南宣慰司(改土归流时治所在今宣恩县城,早期治所地有争议)、湖南镇边宣慰司(即以后的忠峒土司,治所在今宣恩沙道沟一带)、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司(即以后的镇南土司,治所在今宣恩沙道沟、李家河一带)、散毛誓崖军民宣抚司(今来凤境内)、师壁宣抚司(今来凤境内)、高罗宣抚司(今宣恩境内)、安定宣抚司(辖今鹤峰、桑植、慈利三县毗邻地区)、怀德宣抚司(遗址待考)、忠孝军民安抚司(今利川元堡一带)、盘顺安抚司(来凤卯洞土司的前身)、龙潭安抚司(今咸丰龙潭一带)、木册安抚司(今宣恩板栗园)。施南土司是级别最高的三个宣慰司(从三品)之一,其名称源于其治所在施州之南。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时,今恩施地区境内有19个土司,即容美宣慰司(治所地今鹤峰县城)、施南宣抚司(治所在今宣恩县城)、散毛宣抚司(治所在今来凤猴栗堡)、忠峒宣抚司(治所在今宣恩县沙道沟)、忠路宣抚司(治所在今利川市忠路)、东乡安抚司(治所在今宣恩县长潭河)、木册安抚司(治所在今宣恩县板栗园)、高罗安抚司(治所在今宣恩县高罗)、大旺安抚司(治所在今来凤县旧司)、东流安抚司(治所在今来凤县东流司)、腊壁安抚司(治所在今来凤县水田坝)、金峒安抚司(治所在今咸丰县金峒司)、唐崖安抚司(治所在今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村)、龙潭安抚司(治所在今咸丰县龙潭司村)、沙溪安抚司(治所在今利川市沙溪村)、忠孝安抚司(治所在今利川市元堡乡汉庙村)、卯洞长官司(治所在今来凤县百福司新司城等处)、漫水长官司(治所在今来凤县宣抚堡)及百户土司(治所在今来凤县百福司)。将最大的容美宣慰司改鹤峰州划给宜昌府管辖,而将其余18个土司地分设宣恩、来凤、咸丰、利川4县,与非土司地的恩施县共5县置一府,借用仅次于容美土司的施南土司之名,而命名施南府。乾隆元年(1736年),将原属四川夔州府的建始县划入,为6县之治。也正因为历史上今恩施地区有如此多的土司,才有后来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可能。
现在来说说“恩”字的来历与其在行政机构设置时的应用。
清朝建立,初期仍袭明制,今恩施地区的行政名称仍为施州卫。雍正六年(1728年)撤施州卫改施县,次年改恩施县,取皇帝恩泽施地之义。1735年设立施南府,恩施县为附郭首县,即施南府署所在地。中华民国成立,废施南府,所属6县直属省府。以后在今恩施地区先后设荆南道、荆宜道、荆鹤道、施鹤道,仍为6县之治。民国十五年(1926年),将宜昌府属鹤峰州改县划入,为7县之治。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改设鄂西行政区,始有“鄂西”行政区域名。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湖北省第十行政区,其时将宜昌府属巴东县划入,为8县之治。以后又改为鄂西第七行政督察区。这一阶段,恩施县均为附郭首县,未以其为府、道、行政区机构名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6日恩施县城解放,设置湖北省恩施行政区,置专员公署,辖陆续解放的7县,仍为原来的8县之治。1955年改称恩施专员公署。1968年改称恩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恩施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沿用至今。“恩施”两字,与今恩施州,与恩施人民难舍难分,就“施”来说,已有1400多年的时间,就“恩”来说,也有280多年时间。作为一个恩施人,应该透过“恩施”这两个字的结合与变迁,了解恩施的历史,体现对家乡的热爱。
以上就是关于荆的由来,谁知道恩施的来历为什么叫恩施的全部内容,以及荆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链接:http://www.afey.cn/zhbk/210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文章
-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四条分别
综合百科三角形面积公式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s=1/4*√[2(a^2b^2+a)(p-b)(p-c)](海伦公式)...
-
踏青的由来,二月二开耕节的由来
综合百科踏青的由来1、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
-
舟山渔场在哪,舟山渔场建在什么流域
综合百科舟山渔场在哪浙江东北部。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纬度为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面积约5.3万...
-
蹇怎么读
综合百科蹇怎么读jiǎn。蹇是中国汉字,多指行动迟缓,困苦,不顺利的意思;另有姓氏蹇姓。作名词时,意为劣马或跛(bǒ)驴。作动词时,意为骑驴。蹇也是姓氏,起源有二:一说...
-
古琴的由来
综合百科古琴的由来古琴起源于中国,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相传某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霞光万...
-
自贸港在海南哪里
综合百科自贸港在海南哪里海南自贸港即海南全岛,在这里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同时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免征关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海南自贸港在实现之后,它在现行的38类商品的...
-
姬的由来,张氏的由来
综合百科姬的由来姬姓氏源于黄帝,《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所以黄帝又称姬轩辕。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
-
日的由来
综合百科日的由来“日”字是典型的象形字,是古人看到天上的太阳而依据太阳的形状画出来的。“日”字最早就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点。“日”字外面的口是太阳的外圈,中间的点是太...
-
人体的由来
综合百科人体的由来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水,这些物质构成细胞,人体就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许多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各种组织结合起来...
-
平江由来
综合百科平江由来春秋时属楚附庸罗子国。秦置罗县。汉末将罗县东部划为汉昌县,三国时改名吴昌县。唐神龙二年(706)析湘阴东境置昌江县;后唐同光元年(923)为避庄宗祖父李...
-
旗袍的由来,倒大袖旗袍的由来和历史
综合百科旗袍的由来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
-
热狗的由来,热狗这名字的由来
综合百科热狗的由来热狗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是由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位面包师用猪肉、牛肉混合做成的一种狗型的香肠,后来传到美国。热狗的名字是一名漫画家最先使用,他画了...
-
清朝发型的由来,理发为什么又叫剪头跟清朝入
综合百科清朝发型的由来清朝男人的发型是遵照满人的习惯而来,表示满洲人入主中原后,各族人对满人的臣服。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
-
公寓的由来
综合百科公寓的由来公寓式住宅最早是舶来品,相对于独院独户的别墅,更为经济实用。早期大城市的公寓式住宅都是高层大楼,每一层内有若干单户独用的套房,包括卧室、起居室、客厅、...
-
回姓由来
综合百科回姓由来1、源于回族,出自民族自称,属于以民族称谓为氏。回氏在回族中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极富民族特点。回族民间早就流传着“回回姓回”之说。在中国大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