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由来,元宵节的由来简短简单
小编:bj03
元宵的由来
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元宵节的由来简短简单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有两个说法。
其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二,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据了解,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的由来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由来已久,现在一般认为是起源于汉朝。汉代皇帝信奉佛教,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观舍利子祈福的习惯,换地推崇佛教,就命令从宫廷到民间在这一日都点灯。这就逐渐形成了元宵节的雏形。后来汉武帝将祭祀太一的活动也定在了这一天,有了祭祀神灵的活动加持,元宵节开始被人们重视。
元宵节作为一个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成长扩展。形成于汉代,在唐代时因为国力强盛,不论京城还是城镇都流行挂灯,满城火树银花是唐朝人最喜欢的繁花盛景。元宵节作为灯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宋朝的元宵节已经发展成最热闹的狂欢节,彩灯无数,烟花如星雨。
元宵节作为新年的延续,是过年庆祝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观灯、吃元宵、放烟花、舞狮子等,大家庆祝大地回春,也是预先庆祝一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的传说
传说一: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二: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传说三: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以上就是关于元宵的由来,元宵节的由来简短简单的全部内容,以及元宵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链接:http://www.afey.cn/zhbk/213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相关文章
-
仔细的反义词是什么
综合百科仔细的反义词是什么仔细的反义词是马虎、大意、冒失、粗略、疏忽、粗心等。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
千山的由来,鞍山古道关的由来
综合百科千山的由来千山历史悠久,早在1300年前,这里就有了寺庙建筑,到明清两代庙宇建筑越来越多,有五大禅林、八观、九宫、十二茅庵等掩映在千峰万壑之中,千山原名千华山,...
-
祭祖的由来,清明祭祖的由来和传说
综合百科祭祖的由来早在夏、商时代,先祖信仰天(上帝)和神。《尚书-伊训》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古人相信人、灵、魂。特别是人死之后...
-
禹的由来,上古人物名字的由来
综合百科禹的由来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元和姓攥》称:禹氏,夏禹之后,支庶以先祖谥号为姓。传说禹为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亦称大禹、夏禹、戎禹。大禹的父亲叫鲧,...
-
鸢怎么读,玖鸢是两个字怎么念
综合百科鸢怎么读鸢念yuān。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外形与鹰略同。也有风筝的意思。出自《唐书-田悦传》:临洺将张伾,以纸为风鸢,高百馀丈,为书...
-
乐清的由来,温州的名字的由来
综合百科乐清的由来传春秋周灵王太子晋乘鹤至箫台山上吹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因以名县。民国《乐清县志》卷1《邑里志》:“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
-
千克的由来
综合百科千克的由来1795年,克在法国被规定为相等于“容量相等于边长为百分之一米的立方体的水与冰熔温度时的绝对重量”。由于商贸一般涉及的质量远比一克大,又由于以水为标准...
-
三门峡由来
综合百科三门峡由来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
-
三月三由来
综合百科三月三由来三月三日起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
-
女巫的由来,魔女与扫把的由来
综合百科女巫的由来女巫来源于古希腊神话。最早的女巫记载之一是撒母耳记上的圣经中的一本,该书被认为写于公元前931年至公元前721年之间。古希腊神话中最着名的女巫,具有强...
-
漳州由来,漳州人的祖先
综合百科漳州由来福建全境,包括今漳州境域,以及北至浙、赣南疆,东南至广东潮、梅一带,周时为诸多闽族居地。黄河流域人民称它为“七闽”地。七闽地北与越国毗邻。吴越战争,越灭...
-
千人糕名字的由来,千人糕二类字组词
综合百科千人糕名字的由来千人糕来历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2018年春季修订版)新入选的课文《千人糕》所提到的词,本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糕中的米...
-
盘锦由来
综合百科盘锦由来盘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属燕国版图,汉末属辽西郡。晋、南北朝时为高句丽占据。唐灭高句丽后,设都护府,不久改为显宁府,元朝属广宁府路。明朝为广...
-
括号的由来,三年级小括号的由来
综合百科括号的由来括号出现于1500年前后,是当时出版的有关书籍提到的五种标点符号之一。符号名称源自希腊语parentithenai,意为“置于内侧”,即“插入”,插入...
-
不粘锅都是什么材质,不粘锅是什么材质做的
综合百科不粘锅是什么材质做的不粘锅有铁质的,也有铝质的,还有不锈钢的,涂层的主要材质是聚四氟乙烯,喷涂在金属表面高温烧结形成不沾涂层,也有用纳米陶瓷作为不沾涂层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