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的由来,宁夏的前世今生

小编:bj03

宁夏的由来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故元代以后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今银川市),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189年的局面。元灭西夏后,设宁夏路,始有宁夏之名。

明朝设宁夏卫,清代设宁夏府。1929年成 立宁夏省。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的前世今生

宁夏解放前很久前叫做西夏,有西夏王陵佐证,解放后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自古以来有多少称呼

宁夏古代的称谓:

1、西汉称作北典农城南北朝夏国赫连勃勃改建为“丽子园”。

2、北周建德三年称作怀远郡、怀远县。

3、唐仪凤二年(677年)称作怀远新城。

4、宋时改怀远县为怀远镇。

5、西夏时称作兴庆府。

6、元时称作中兴路。

7、明时称作宁夏府。

8、明国时称作银川。

宁夏简介:

宁夏,简称宁,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 ,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自治区首府为银川。

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省,西、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南部和东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4万多平方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

宁夏得黄河水灌溉而形成了悠久的黄河文明。 早在三万年前,宁夏就已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

宁夏人祖先是哪里的

宁夏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早在3 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境内修筑了闻名世界的秦长城,还兴修了著名的秦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


地理上,黄河在宁夏形成九曲回肠的路线,造就宁夏“塞上江南”的美名。而我们的祖先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是宁夏的祖先。

宁是那个城市的简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 简称:宁 首府:银川 简称由来: 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 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黄河上游引水灌溉的农业区


黄河上游靠引黄灌溉的两个重要农业区(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由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为宁夏与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中国古代修建的水利工程


艾山渠(北魏后称薄骨律渠,疑似吴忠-秦渠);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禄渠、尚书渠、七级渠、特进渠;唐徕渠、汉延渠;李王渠(大约是艾山渠的重建);铁渠、新渠、红花渠、良田渠、满答喇渠(都是唐徕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枣园渠、中渠、夹河渠 (以上在今卫)、羚羊角渠、通济渠、七星渠、贴渠、羚羊店渠、柳青渠、胜水渠(以上在今中宁);大清渠;惠农渠、昌润渠等。 详细说明: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创始于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前117)的引黄灌区。当年曾实行大规模屯田,“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东汉 也在这一带发展水利屯田。大型灌区的兴建《魏书.刁雍传》载:在富平(今吴忠县西南)西南三十里有艾山,旧渠自山南引水,灌溉河西农田。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薄骨律镇将刁雍在旧渠口下游,利用河中沙洲筑坝,并开渠四十里,下合旧渠,灌田四万余顷,史称艾山渠。《水经注》记载,黄河自青铜峡以下还可东分水,灌溉农田。唐代宁夏引黄灌区有薄骨律渠、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 禄渠、尚书渠、七级渠、特进渠等。北宋前期宁夏一度为西夏政权所在地。《宋史.夏国传》载:今银川、灵武一带有唐徕渠、汉延渠,无旱涝之忧。1032年至1048年还曾修建长三百里的李王渠,大约是艾山渠的重建。元代至元元年(1264)郭守敬曾修复宁夏灌区。明清以来灌区的发展明代除利用旧渠外,有铁渠、新渠、红花渠、良田渠、满答喇渠(都是唐徕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枣园渠、中渠、夹河渠 (以上在今卫)、羚羊角渠、通济渠、七星渠、贴渠、羚羊店渠、柳青渠、胜水渠(以上在今中宁)等渠名出现。清代康熙四十七年(1708)开大清渠,灌溉唐徕、汉延二渠之间高地。  雍正四年(1726)开惠农渠,取水口在汉延渠口下游,灌溉汉延渠以东地区。同年又开昌润渠,灌溉惠农渠以东至黄河间的滩地。以上三渠和唐徕渠、汉延渠合称河西五大渠。民国年间,宁夏灌 区分为河东区、河西区和青铜峡上游的中卫、中宁区。据1936年资料,共有支渠近三千条,干渠总长二千六百多里,共灌田一万八千顷左右。1958年开始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60年代中期建成后,宁夏灌区又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宁夏的由来,宁夏的前世今生的全部内容,以及宁夏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