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醒面,为什么要醒面

小编:bj03

为什么要醒面

当刚刚和好面以后,面团上有一些没有揉开的小面疙瘩,或者是面团表面粘着一层干面粉,这样的面做出来的面点筋度较低,口感粗糙。但是,如果让面醒一会儿之后,面团中的那些小面疙瘩和干面粉就都不见了,整个面团会更加光滑。这是由于揉面时加入的水分子进一步渗入面粉蛋白质胶粒内部,让蛋白质完全吸水膨胀,使面团变得松软的同时又富有弹性,这样面团就更容易加工,做出的面点会更加筋道,有嚼劲儿,口感更加细腻顺滑。

什么是醒面

醒面一般指饧面,是指将和好的面,在进一步加工或烹饪前静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就叫作饧面。饧面的过程,使得和好的面更易加工,做出的面点更加地筋道(有嚼劲,抗剪性能较好)、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醒面的作用就是让和面或塑形后,面团内的蛋白质分子有松弛和重构的时间,是一个消除应力和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重构的过程。

通过醒面过程,面团中在外力作用下被扭曲及破坏的网状结构得到了重塑,面团中的蛋白质重新恢复了应有的空间构形,得到了很好的舒展,饧过面会更加地筋道(有嚼劲)、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扩展资料:

醒面的注意事项:

醒面时,30℃的环境醒发大约需要20分钟;若是气温高时,面团醒发得快,时间也可缩短些;遇上天气寒冷时,和面时可用50℃以下的温水,醒发时,先把蒸锅里的水加热至60℃-70℃,然后关火,再把切好的馒头放在蒸锅上,利用锅里热水的温度,达到醒发的目的。

如果冷却后的馒头变得很硬,这和所放的酵母以及醒面时间有关,醒面的时间不够,酵母的活力没有充分发挥,会影响馒头的松软度;而酵母放得太少,面团醒发得不够全面,也会影响馒头的成型和出锅后的口感。

为什么有的面团要静置饧面呢

因为很多面团要求是要醒法的,醒发是需要静止发酵的

为什么要醒面

因为醒面可以让面更加有筋道、吃起来口感会更细腻,更加有质感,也更加有嚼劲。

不少人看到制作面制品的师傅在制作面点时,都会将揉好的面团,进行醒面一段时间。究竟为什么要醒面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因为揉好面团,其中水和面粉混合得不够充分。必须要放置一段时间,才可以让水分子彻底渗入到淀粉当中,这样可以增加面粉的粘连度。

02

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或者环境中醒面,一定要对面团进行保温,不然面团会出现坍塌的现象。

03

其实醒面只是将面团简单的放置,不需要另外使用什么工具,当然,放置面团的环境温度,不应该太低。

04

检测面团是否发酵好的方法是:用手拍打面团的表面,从声音来判断,如果拍打的声音显示面团很空,则表示面团发酵的效果良好。

05

如果拍打面团时,发出的声音很结实,则说明该面团没有发酵起来,所以声音显得很沉闷。

什么时候需要醒花

做面点时需要醒面,如馒头、包子、烙饼等。醒面可以让和好的面更易加工,做出的面点更加地筋道、有嚼劲、抗剪性能较好、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烙饼也要醒面,下面介绍具体做法供参考,首先准备材料:面粉150克、芝麻酱适量、盐1勺、花椒粉1勺、食用油适量。

1、面粉加水和成光滑的面团,然后放置一旁醒面20分钟。

2、在一个碗中加入适量的芝麻酱,一小勺的盐和一小勺的花椒粉,搅拌均匀备用。

3、20分钟后取出醒好的面团,揉成长条,然后分成大小均等的小剂子。

4、取一个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片,再涂抹上调好的芝麻酱。

5、涂好芝麻酱后,把面片卷起来,卷成长条。

6、然后再从一头盘起,盘成圆形。然后放置一旁,再次醒面10分钟。

7、10分钟后,用擀面杖擀薄,做成饼坯。

8、起锅倒油烧热,然后把饼坯放入锅中,烙至两面金黄即可。

9、完成。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醒面,为什么要醒面的全部内容,以及为什么要醒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舌尖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