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小编:bj03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拉尼娜(西班牙语原意“圣女”)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或“冷事件”。是热带海洋与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中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扩展资料:


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和拉尼娜事件


1、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 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2、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3、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4、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随着冷空气的来袭,这两周不少地区都迎来了断崖式降温,甚至连一直不太冷的广东、海南都提前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10月2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预测:今年10月太平洋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可那个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拉尼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拉尼娜?下面就和小编来了解看看吧。
据中国气象局的消息,从历史数据来看,遇到拉尼娜年,我国冬季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往往偏低。最近,北方多地的气温创下今年下半年以来新低,南方一些区域也是“一夜入秋”甚至“入冬”。我们魔都上周就出现了接近10C的最低气温,相当于常年11月中旬的水平。据预测,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可能出现极端天气。
拉尼娜事件是什么意思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 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它与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的厄尔尼诺,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原因。
总体说来,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通常而言,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季,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拉尼娜现象的全部内容,以及什么是拉尼娜现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综合百科